不支持Flash

赌新能源 福布斯富豪一声叹息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3日 07:27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讯

  在民营资本进军新能源的征程中,除了冯世和这样的荷花池老板,还不乏陈金义、俞建秋这样的重量级富豪。他们或抛下主业豪赌于此,以致负债累累,成了“老赖”,或以周边产业培育新能源,在产业金矿的大门前艰难探索。

  陈金义

  做新能源做成“老赖”

  几年来执著于“水变油”项目研发的浙江富豪陈金义上周因多种“欠款”身陷“欠债门”,成为焦点人物。陈金义曾一度登上福布斯中国富豪榜,2005年,因投资“水变油”项目的技术创新,他被列为当年浙江年度经济人物。

  今年7月,杭州市江干区人民法院向社会公布了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20个被执行人名单和个人照片。陈金义因3份“买卖合同”欠款67万余元,位列“老赖”名单中。随后,金义集团又被曝出累计欠3家银行执行款项3600多万元。

  富豪成为“老赖”,直接的导火索是陈金义转型投资新能源项目。

  2003年,陈金义停止已成气候的饮料主业投资而全力主攻被称为“水变油”的重油乳化项目。3年来,陈金义将所有的家当都押在了乳化燃油项目上。尽管目前由金义集团开发的“金义乳化燃油”已经进入市场推广阶段,但尚无任何收入。

  “欠债门”事件曝出后,引起浙江高层人士的关注,相关部门决定对陈的“乳化油”项目展开论证。

  昨天,陈金义在电话中告诉本报记者,论证依然还在进行中。当记者将四川商人进军新能源一事转告他后,陈金义在电话中一声叹息:“这很难!难啊!”

  昨天,陈金义在外地出差,他告诉记者不想过多谈论项目的事情,叹气和“难”字连续出现在和记者的短暂对话中。

  陈金义说他“要将这一项目义无反顾地进行到底”。但陈下一步究竟如何走,一位关注陈发展的媒体同行说:“只有天知道!”

  俞建秋

  靠周边产品提升利润

  在“2006胡润能源富豪榜”中,致力于生物柴油领域的古杉集团掌门人俞建秋凭借32亿元的身家赫然在列。这位新上榜富豪从四川起家,发迹于新能源。

  古杉集团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生物柴油生产商之一。据记者了解,目前古杉集团总产能已达到年产17万吨生物柴油,其中包括1万吨生物柴油生产线1条、3万吨生物柴油生产线两条,10万吨生物柴油生产线1条。按照计划,古杉还将在北京、上海和广东设基地。

  四川古杉油脂化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小平告诉记者,古杉集团在四川的投资超过7000万元,早在2003年就已经实现盈利。

  “公司生产生物柴油的同时,也生产用于化工领域的副产品。”古杉方面认为,“由于拥有丰富的副产品深加工能力,从而可以拥有生物柴油和化工产品两大产品线,大大提高了公司的整体利润。”

  古杉的主要产品是生物柴油,目前,古杉的生物柴油和传统石油提炼柴油一起使用,通常按2:8的比例混合。副产品包括用于食品生产、油漆、纺织和医药的甘油,用作锅炉燃料、造型浆及除污剂的植物沥青和用于生产润滑剂、聚酯的芥酸等。

  古杉在一份对外公开的资料中对中国整个新能源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直言不讳,“包括技术手段、原料成本、生产工艺、推广政策、消费意识方面的限制。”

  四川古杉的一位高管透露,最近

国际油价的下降给销售带来了影响。

  “目前生物柴油最大的瓶颈在于成本问题。”熟悉生物柴油的人士以四川古杉生产生物柴油为例计算,大豆油、菜籽油成本约占了生物柴油成本的70%。该人士分析,“一旦大豆、菜籽价格上涨,生产厂家将面临巨大压力。”

  新闻背景

  四川适合发展哪些新能源

  有关专家分析,凭借独特的气候、生物多样性和农业条件,四川在生物质燃油、燃气和煤炭向油转换、生物质发电等新形态能源开发方面具有巨大的前景。这些项目主要包括: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秸秆发电、瓦斯发电等。

  燃料乙醇

  乙醇俗称酒精。燃料乙醇是指以玉米、小麦、薯类、高粱、甘蔗、甜菜等粮食作物和非粮食作物为原料,经过发酵、蒸馏制得乙醇,脱水后再添加变性剂,成为变性的燃料乙醇。上世纪90年代,吉林、黑龙江等省就进行过燃料乙醇的试点研究推广,所用的原料主要是玉米和小麦。但是近年来,随着对粮食安全认识的提高,国家已经不鼓励以粮食为原料发展燃料乙醇。由于四川丘陵地区面积广阔,雨水充沛,红薯产量居于全国首位,发展以红薯为原料燃料的乙醇前景看好。

  代表项目: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利用红薯生产燃料乙醇的项目目前已在3个酒精厂试点。华蓥市正在向有关部门提交红薯生产燃料乙醇项目立项。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利用植物油脂或动物油脂等可再生资源制造出来的可以替代石化柴油的清洁安全的新型燃料,与石化柴油具有相近的性能。生物柴油具有可再生、燃烧污染物排放低、温室气体排放低等特点。通常可利用菜籽、大豆、蓖麻、花生及餐饮回收废油等原料生产。

  今年进入四川的几大能源巨头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生物柴油。在四川攀西和凉山地区密密麻麻生长的麻疯树是理想的产油植物,其果实出油率高达30%以上。

  代表项目:美国贝克生物燃料公司在攀枝花的麻疯树生物柴油项目。

  秸秆发电

  以农作物秸秆燃烧或混烧代替传统的煤做原料进行发电。利用秸秆生物质能有效替代煤炭资源,减少二氧化硫排放和农民随意焚烧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同时,排放的灰渣富含钾、镁、磷和钙等物质,可作为肥料还田。

  目前利用秸秆燃烧发电的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四川是农业大省,在秸秆原料提供方面可以得到保障,同时四川东方锅炉工业集团研发生产的秸秆发电锅炉已经进入市场。

  代表项目:国能发电在简阳投资的秸秆发电厂。

  瓦斯发电

  高含量瓦斯给煤矿作业和环保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通常情况下,为了安全,人们会把瓦斯抽排到空气之中。把高含量的瓦斯收集起来燃烧发电,不仅可以减少安全忧患、保护环境,还能够产生经济效益。

  目前配套煤矿建设瓦斯发电厂在国内并不多见。今年10月初,在宜宾筠连县鲁班山北矿建成的四川首个瓦斯发电厂已经开始点火发电。目前已有3个发电机组运行,所发的电已经能供应该矿区的生产和生活用电。

  代表项目:鲁班山北矿瓦斯发电厂。

  4问新能源

  能替代传统能源吗

  要一种新能源被广泛接受,它首先必须被市场接受,同时它的安全和环保性能可以保证。在这个方面如果没有国家或者行业制定的权威标准,新能源将会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地位。

  市场能否左右新能源发展

  市场价值是新能源发展推广的内在动力,比如在发展石油替代能源时,人们通常有个习惯,喜欢把新能源和油价联系起来,只有在替代能源比汽柴油更便宜的时候,才会有更多的资本进入。但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赵海研究员却认为,能源问题还是国家战略问题,市场不一定能左右一切,发展新能源还必须尊重一个自然铁律:保持能源平衡。即使存在价格利差,但如果在获得一种新能源过程中还要耗费更多能源时,那么这种方式将会被逐渐淘汰。

  民营资本如何进入市场

  在技术问题解决后,如何进入市场成为已经开始涉足新能源民间资本的又一困惑。比如说生产的电要上网,生产的油要进站。如果不能打通这一环节,投资者要想扩大规模效益可以说是空谈。不少学者认为,只有石油巨头和电力垄断打破后,民间资本才能保证常态生存。

  先进入能否先获利

  改革开放后,在中国的经济发展历程中,往往敢为天下先的人能够最早获得收获。而在新能源投资方面却有点区别,新能源是个投资大、见效慢的产业,同时受到传统能源行业的影响。所以新能源承担了巨大风险,投资新能源必须具备雄厚的技术和经济实力。

  想赚新能源钱先“过五关”

  煤制油、生物汽柴油等虽然在我国已有所发展,并且分析表明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其产业化道路并不顺畅,需要克服技术、资金、市场、环保和原料等诸多障碍。

  煤制油:成本技术关

  煤制油就是将煤炭液化生产油品。近几年,我国煤制油的技术进展较快,不论直接液化或间接液化都陆续进入工业化示范阶段。各地和各大型企业上马煤制油项目的积极性很高,甚至出现了盲目规划、竞相发展的趋势。

  煤制油工艺复杂,投资较大,能耗较高,对煤质有要求,并非所有地区都适合发展。山西、内蒙古等地建设的3个16万吨工业化示范厂,投资均在21亿元左右,如果建设200万吨的煤制油项目投资需高达180亿元左右。“没有成熟的技术和不断创新的科研团队,没有稳定的投资渠道和有效的风险规避方案,煤制油项目风险很大。”

  甲醇汽油:市场环保关

  在我国一些具有资源优势的地区,如山西、四川、河南等地,甲醇汽油车辆的示范运行已有多年。随着国际油价的上涨和国内大规模甲醇装置的建成,甲醇生产成本将进一步降低,可以与汽油价格进行竞争,但面临的诸多问题也不容忽视。

  首先是潜在的产能过剩。按在建及规划建设项目产能计算,到2010年,全国甲醇年产能将达到5000多万吨。而近两年我国甲醇消费量仅维持在400万~600万吨,存在很大风险。

  其次,国家相关部门还没有系统地完成车用甲醇燃料的环保性能和安全性能的检测,各方面尚有争议。甲醇掺烧车用燃料能否拥有国家级的规范标准,是甲醇燃料能否推广应用的重要依据。

  二甲醚:技术创新关

  二甲醚是一种能替代石油产品的新型洁净能源,性能与液化石油气相似。二甲醚作为民用燃料,已经开始在山东、四川、陕西、云南、重庆等地区逐步推广使用。预计二甲醚在LPG资源较为稀缺的地区市场发展潜力较大。

  二甲醚代用柴油最适合我国

成品油消费需求,二甲醚汽车
发动机
开发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果,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成本控制和技术创新。传统工艺水平最大的缺陷是投资成本高,日本一个年产3万吨的二甲醚生产装置,投资需要2亿美元以上。

  另外,国家尚未出台二甲醚的行业标准,也没有出台配套鼓励和支持政策。

  乙醇燃料:环保关

  植物是生产乙醇的基本原料,发酵法生产燃料乙醇项目在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均受到重视,并得到各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提倡,其融资地位和投资优势非常显著。目前,世界上生产的燃料乙醇大部分是以甘蔗、玉米、薯干和植物秸秆等为原料糖化发酵制造的。

  按国内汽油市场容量的10%来考虑,目前需求可达450万~500万吨/年。预计到2010年,我国生物乙醇的需求量约为540万~600万吨,市场前景看好。

  值得注意的是,乙醇生产会产生大量废液,处理好生产废液,达到环保要求,是企业生产的重要前提。

  生物柴油:原料关

  生物柴油已经成为替代燃料中增长最快的产品,在未来几年内必将成为高附加值的产业。

  制约生物柴油发展的“瓶颈”之一,是如何为规模化生产提供丰富的原料。据估算,我国的膏桐、黄连木等油料植物可满足年产上千万吨生物柴油的原料需要,但分布分散,尚不足以支撑生物柴油规模化生产;废动植物油回收可年产约500万吨生物柴油,但回收和集中尚有一定难度。

  在政策和市场环境方面,我国目前尚未制定促进生物柴油生产、销售、使用等相关鼓励政策,无国家标准,未形成完善的生物柴油销售渠道。要想获得较快发展,必须得到政府的政策扶持和资金补贴。据新华社

  本组稿件除署名外均由本报记者张小军、实习记者秦立军采写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