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资源告急 各地面临天然气涨价难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11月03日 06:19 三秦都市报

  本报讯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我国“被迫”接受天然气涨价的原由,说到底是由于各地缺气导致的。专家表示,冬天的到来导致各地开始缺“气”,为了环保,缺“气”的现实促使政府被迫接受高价进口天然气,进口价的上涨又将导致居民用气价格的上升。

  缺气:各地开始告急

  每年岁末都是资源紧张的时期。据统计,我国今年将有600万千瓦的新建天然气发电机组因燃气供应不能保证而无法投入生产运行。交通行业的用气状况也日益紧张。随着10月用气高峰到来,四川、长春等地能够每天供应给加气站的天然气减少了几千立方米,当地出租车和公交车的运能开始受到影响。

  即便是在北京和上海,城市的生活用气也不容乐观。北京热力集团10月27日表示,热力集团所属11个基地的供热能力将在今冬达到极限。如遇极端天气或部分设备故障时,北京将无后备热源替代。

  告急:政府接受涨价

  我国

天然气资源仅占世界已探明资源总量的1%,严峻的形势促成了我国在今年内陆续达成了数个进口天然气的协议,被迫接受“高价”天然气。

  进口天然气成本的涨价,将带来居民天然气使用价格的上升。我国各地已经陆续上调了天然气的价格,一些地方也正在陆续召开涨价的听证会。而天然气涨价的更深层含义,是它促进了资源类价格调整的速度。专家表示,石油、水、电等资源价格的上升,都将使居民从腰包里掏出更多的钱。

  涨价:应有新思路

  中石油西南天然气研究所研究员白兰君认为,由于我国一开始就没有通过价格杠杆很好地把LNG的真实价值反映出来,导致民众已经习惯于接受便宜的价格了,当然不愿意支付真正的商品价值。

  为此,发改委价格司人士表示,目前计划将每年燃气价格逐步上浮5%~8%,直到大致与国际价格水平接轨为止。专家指出,天然气的销售价格可以随着国际市场的价格适当浮动,但是政府也不必把眼光仅局限在天然气领域。如果考虑向石油、煤炭行业征收一定的环境税,用以补贴天然气行业。这样,消费者的不满、进口商的怨言、环境的恶化程度都将被降低。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