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连云港开发区不再沉寂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2日 08:58 中国经济时报
■连云港开发区调查(一)■本报记者李慧莲东方临燕 “连云港肯定是个港口,但是它在苏南还是苏北?”去连云港采访前,北京的一位同行这样问。10月21日-22日在连云港参加由中国经济时报社、国家级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连云港市委宣传部合办的“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一五’创新论坛”时,好几位嘉宾在发言中都提到,这是他们第一次到这里来。这些人都是走南闯北的人,是行走在经济发展潮头的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鲁志强的感受很有代表性:“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报道,在网上查询,不光是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就连连云港的条数都不那么多。” 作为1984年我国首批沿海开放的14个国家级开发区之一,与深圳、大连等地的开发区相比,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确是落后了。“甚至有边缘化的危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经济时报社社长余斌在演讲中说。 正是因为体会到失去先发优势的危机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的紧迫感,促使新一届开发区领导打破沉寂,请来京城各路专家,为连云港开发区的未来出谋划策。 一个值得探讨的现象 人们对连云港开发区缺乏了解,或者说连云港的知名度不高是有理由的。 从经济发展现状看,连云港与其是首批开发区之一的身份并不相符。据当地官员介绍,到2003年,开发区的GDP(国内生产总值)是40亿元,2005年,增长到63亿元。纵向比,有提高。但横向比,其人均GDP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1%-72%。 如果把连云港放在周边的大环境中看,其“洼地”情形就更加明显:南有苏南、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带,北有山东、环渤海经济发展圈。就是在江苏省内,连云港的发展也排在其他地区之后,经济总量在全省排名倒数第二。 鲁志强说:“为什么改革的春风过不了云台山?一个地方本来拥有先机却来寻找后发优势,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现象。” 连云港现状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连云港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曹佳鸣认为,除了观念相对落后、地理位置独特等原因外,也与在过去的20多年中,连云港一直处在南北发展的夹击之下有关。 对于这一点,开发区主任唐国海说的更具体,连云港的发展环境是:向北,离环渤海经济圈太远;向南,融不进长三角经济带;而中部地区的发展相对缓慢,对连云港的拉动不强,这种尴尬使其发展相对薄弱。而江苏的沿海也就成为中国沿海地区的一个“洼地”。 在采访中,我们也听到当地的一些官员提及,连云港市过去的20多年中,对城市的发展走向是向内陆还是面向海洋一直存在很大争议,造成当地的发展规划一直摇摆不定,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连云港市以及开发区的及早发展。 机遇再次降临 “连云港不愿再沉寂。”采访中,去年就任的连云港市委常委、开发区委书记郗同福说。 历史也为连云港不再沉寂提供了机遇。余斌认为,从宏观上讲,连云港开发区处在一个重大战略机遇期。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发展的环境与条件都有很大改善,城乡居民收入明显提高,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而工业化、城市化的任务远未完成,未来10年、20年甚至更长时期,国家经济有望保持持续性稳定增长。此外,随着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及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这两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将会对连云港经济产生巨大的拉动作用。 从江苏省内来讲,连云港的发展从未像现在这样得到重视。开发区主任唐国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前些年,江苏省主要领导平均一年也来不了一次连云港,但在去年一年时间里,省委书记李源潮就创纪录地来了8次。 与此同时,连云港的主要干部也开始大规模地更换。现任的连云港市12位常委中,9位在去年由外地调入,市委书记王建华、市委常委连云区委书记郗同福、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唐国海,都是从比较发达的地区调来的。在座谈时,王建华说出现在是“常委单身公寓,召集大家开会倒是很方便”的笑谈。 更重要的是,江苏振兴苏北战略的实施,把连云港推到“苏北振兴的第一增长极”的地位,明确其使命是“成为苏北经济新引擎”。 “江苏对连云港这样的定位与措施,具有强烈的示范意义。”鲁志强说,“如果连苏北这样沿海的地方都发展不起来,中西部地区的大开发、崛起就更不用提了。” 而国际产业转业和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也为连云港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余斌认为,而要能成为承接内、外两种产业转移的基地,还需要连云港开发区做更多的努力,去争取。 “机遇虽有,但它只对那些能抓住机遇的人起作用。”余斌说。 连云港人对此做了最充分的准备。王建华说:“1984年的机遇没有抓住,如果这次我们再抓不住‘振兴苏北’的机遇,我和我们的常委讲,我们应该集体跳黄海。”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