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夭折 农民呼唤挽回损失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1日 11:18 中国产经新闻

  本报记者 黄凤荣报道

  湖北省巴东县官渡口镇财政所直接与农民签订大面积《黄姜生产、收购合同》,由于市场环境突变,财政所拒不履约,5000亩黄姜地荒芜四年至今,受害农民奔走呼唤以便挽回损失。

  农民代表向《中国产经新闻》投诉说,2002年8月,官渡口镇财政所所长陈世银多次来到红花岭等村,向农民宣传种黄姜能致富。陈世银说:你们大胆种、放心种,如果市场价格下浮,我陈世银按每市斤0.50元收购后倒入长江,绝不让农民吃亏。农民响应政府号召,全镇共有1000余户与官渡口镇财政所签订《黄姜生产、收购合同》5000余亩。

  可是2003年初冬正是采挖黄姜季节,陈世银却告诉农户:今年的黄姜不挖,到2004年冬再收购,多一年产量收入高一些,农户的收入也就大些。然而到2004年冬季采挖、销售季节,陈世银却派人讲:市场垮了,黄姜由姜农自己处理,并以各种方法回收姜农手中的合同。由于损失惨重,姜农找镇财政所解决,财政所推镇政府。可镇政府不是无人接电话,就是无人上班。一直拖到2006年3月镇政府答复:老百姓的利益不能受损失,政府一定解决。又拖到2006年5月,镇政府答复:黄姜的事你们再不要来了,我们自己的饭碗都保不住了。

  农民说,时间一拖就是4年,黄姜至今还长在地里挖不尽、烧不绝,根本无法种植其他农作物。姜农失去生活来源,处于极度痛苦之中。

  接到农民投诉后,《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赶往当地调查。据了解,由于黄姜固有的生长特性,一旦播种即连年生长、繁殖,很难“斩草除根”。记者眼见成堆的黄姜废弃在地边,大片“挖不尽,烧不绝”的黄姜仍然盘踞在农民地里。

  在官渡口镇财政所与农民签订的《黄姜生产、收购合同》中,记者看到这样的约定:甲方(官渡口镇财政所)向乙方(农户)提供黄姜种苗、肥料和生产技术,按市场价格收购乙方所有产品,并保证在市场价格不好的情况下,最低不低于每公斤一元。甲方有权阻止乙方将产品卖给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

  针对农民的投诉,巴东县官渡口镇财政所负责人陈世银说:我也没想到黄姜市场会这么快就垮掉了,如果继续按原定合同包销,这损失我们是无法承受的。但我们按合同规定的违约责任即“按每亩总产值的20%赔给乙方”。即向农户每亩赔了700元。同时开辟替补产业,由镇政府出面为这部分农民争取了一部分退耕还林指标。

  但农民不认可陈世银的说法。农民说,所谓每亩赔了700元,实际上这钱根本没赔给农民,而是赔给了财政所。因为钱被财政所以收回种苗、肥料款和技术服务费的名义扣掉了。而农民几年的劳力投入,土地投入这些损失却无人过问。一直到目前,凡是种了黄姜的地根本无法种植其他农作物,这损失该如何算?所谓退耕还林指标,财政所以每根0.20元卖给姜农柑橘树苗栽进黄姜地里,由于树苗80%无根须,当时又是天旱,导致成活率不到80%,实际上给姜农又造成了损失。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