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亟待加强政策引导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30日 09:02 经济参考报

  有关专家认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解决当前“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国家应从资金投入、政策倾斜等几个方面,加快西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步伐。

  “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

  贵州省农业厅农经处高级经济师雷基智介绍说,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壮大,起到了“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明显带动作用。

  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如贵州江口县梵净山野菜专业协会成立后,通过加强自我规范,建立质量奖惩制度,不仅保证了产品质量,赢得客商信赖,结束了10余年来当地野菜资源开发各自为战、无序竞争的局面,同时使梵净山地区的野菜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

  发挥纽带作用,推动产业化经营。如贵州省级

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康星油脂公司,成为当地油菜专业协会成员单位,实行产、供、销一体化经营模式,协会负责组织标准化生产和原料收购,公司负责加工、销售,很好解决了公司、农户的油菜籽买难卖难的问题。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引进和推广步伐,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经或正在成为当地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力量。如贵阳市乌当区东风镇非洲菊协会,与贵州大学、省农科院和省、市农业主管部门等联合,在生产的各个环节选派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定期培训会员,使农户逐渐掌握非洲菊的生产技术。

  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如修文县扎佐萝卜协会吸纳会员590户1808人;已建成核心示范基地1000亩,年户均收入达三万元至五万元;辐射面积8000多亩,年人均收入3000元左右。

  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有效性,探索了信贷资金到户的新途径。政府投入资金直接投放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减少了中间截留,到位率高,加上按照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方式进行使用,明显提高了这些资金的有效性。同时,一些地方农村信用社推出由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担保贷款等方式,向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成员发放贷款,解决了农户贷款难的问题。

  几大因素制约发展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是明显的,然而由于地处西部,各级财政经济实力较弱,中央及省的相关政策难以完全落实到位,贵州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仍处在初始阶段,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

  雷基智说,目前,出台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政策的地方不多,有政策的措施还不具体,特别是缺乏一个全省性的指导、扶持文件。财政资金扶持只是刚起步,力度和范围较小。

  同时,地方政府认识水平不一致,也导致合作组织难以发展壮大。一些地方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就想当然地片面推动由村支部、村委会或国家干部、技术人员负责牵头;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贪大,动辄以乡、以县为区域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官办色彩浓厚,民主监督、民主管理流于形式;干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自主经营权经常发生,截留、挪用财政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资金时有发生。

  由于政府引导不够,合作组织内部制度不健全,运作艰难。贵州还有16.7%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没有章程。有章程的一些组织,虽然成立了理事会、监事会等组织机构,但日常运作包括重大事务决策往往由个别人说了算,事务不够公开。很多组织没有独立的财务。大部分还未开展盈余返还。很多组织一般只能收到极少量会费,缺乏投资入股,有的甚至不收会费,组织运作经费难保障。

  据了解,目前,贵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数量少,平均每个乡镇还不到一个。全省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农户仅占总农户的2%。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大多集中在种养业,涉及加工、储藏、运输、保鲜等环节不多。

  亟待加强政策引导资金投入

  有关专家认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稳固基础和有效组织载体之一,与各类相关企业共同构成农业产业化的龙头。各级党委、政府应把创新农业组织方式和农村经营机制,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作为推动农民“二次”创业和寻找新的增收门路的有效切入点,积极引导、支持。

  首先,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加强信贷支持,开拓融资渠道。

  其次,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确认制度,规范登记管理办法。


 本报记者:周
芙蓉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