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光裕兄弟卷入“原罪”是非 当事人否认被调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30日 07:10 中国新闻网

  

黄光裕兄弟卷入“原罪”是非当事人否认被调查

  黄光裕(资料图片)中新社发 潘索菲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39岁的黄俊钦正面临一项针对其早年贷款的官方调查。这项调查,也涉及他名气更大、财富更丰的弟弟,37岁的黄光裕。

  今天出版的最新一期《财经》杂志报道,黄俊钦兄弟在20年前共同创立了国美电器。1993年二人“分家”后,哥哥转向房地产业,建立了“新恒基系”,在京城及东北拥有数栋著名的大厦;弟弟则独自经营“鹏润系”,国美电器、鹏润地产构成其主要资产。多年来,对黄俊钦兄弟巨额财富的来源向来不乏质疑。’

  违规贷款成“第一桶金”

  今年国庆前不久,公安部启动了对黄俊钦私人所有的“新恒基系”的立案调查,查封其全部资产;曾先后效力于黄氏兄弟的“新恒基系”最高层于星旺等人被逮捕。早前,银监会也参与了相关摸查。摸查目标是“新恒基系”及黄光裕所控“鹏润系”的整体银行贷款和负债。包括黄氏兄弟在内的29人以及“两系”旗下的39家公司,被列入摸查名单。

  初步官方调查结果显示,民营的“新恒基系”和“鹏润系”在创业阶段,涉嫌以违法或严重违规方式,获得北京中行的信贷支持。

  调查表明,黄俊钦、黄光裕兄弟早年创业期间向北京中行的违规贷款和其后以租房形式向北京中行套取的逾亿元租金,以及之后的虚假房贷和车贷,总计达到13亿元。这些贷款在鹏润和新恒基之间密切流动,最终流向境外,形迹可疑。这些资金既构成了上世纪90年代黄俊钦兄弟创业期的“第一桶金”,也在2000年之后继续支撑其扩张。这些贷款也构成了如今北京中行案的核心案由,而资金的最终去向至今尚未调查清楚。

  都与北京中行有渊源

  “我们发现,黄俊钦兄弟从北京中行贷出的10多亿元资金,绝大多数已陆续通过建成的房地产项目回笼,但他们还是长期不还。”参与调查者指出,“这些资金大量转出境外,很可能被用于炒股和炒期货,或用作其它投资。”

  就在今年国庆前夕,原北京中行行长、中国银行董事牛忠光被逮捕,黄俊钦本人也一度进入公安部监控范围。现年62岁的牛忠光已退休,历任北京中行信贷处处长、行长,中国银行总行董事,并曾于1999年负责筹办东方资产管理公司。黄俊钦是通过北京女商人雷瑛与牛忠光结识的。雷瑛也已被捕。

  相比哥哥,黄光裕与北京中行另有一番渊源。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尚不足30岁的黄光裕结识了北京中行年轻女职员杜鹃。杜鹃大约在1999年前后辞职,之后为黄光裕打理在香港的业务,长期担任上市公司国美电器执行董事。杜鹃在1999年前后嫁给了黄光裕,自此与丈夫共同进退。

  “原罪”话题印证时代特征

  《财经》报道称,黄俊钦兄弟早年勾结牛忠光等人牟取银行贷款,或为中国部分民营企业家的一种“原罪”模式。在上世纪90年代国内金融秩序远未建立健全、同时民营企业发展路径也远未规范明确之时,这种模式印着时代的印记。

  时至今日,尚难确认公安部正在展开的立案调查会否最终触及黄光裕,也难以判断早年创业期的违规或违法贷款究竟是何情节,留下了多大的债务亏空,最终会给“新恒基系”和“鹏润系”造成怎样的负面影响。但无论如何,黄俊钦兄弟都面临紧要关头。没有人知道,二人近年来急遽膨胀的“财富王国”是否真的足够强大,足以应对正在发生的“原罪”危机。

  《财经》同时发表的评论指出,前几年曾在国内广泛议论却又不了了之的民营企业“原罪”话题,必将再度引起高度关注。为回避矛盾,目前一些政府机构、各级官员及司法机构对“原罪”采取内心宽容、表面含混的策略,显然越来越难以为继。务实而有效的做法,应当是以专业方式对此问题进行严谨分类,确定不同的解决原则,在公义和务实的基础上达成共识,进而以法律或法规的方式寻求一组可行的解决方案。

  黄俊钦本人否认被调查

  昨天,《京华时报》记者电话采访了新恒基集团董事长黄俊钦,他表示目前身在美国,并没有看到相关报道,两三天之后将回国。对于报道所称“公安部启动了对黄俊钦私人所有的‘新恒基系’的立案调查,查封其全部资产”,他表示没有这个事情,消息并不属实。

  对于报道中所称“曾先后效力于黄氏兄弟的‘新恒基系’最高层于星旺等人被逮捕”一事,黄俊钦表示,于星旺没有被捕,只是已经离开了公司。

  他还表示,此事件不会对新恒基下一步的发展构成任何影响。

  (来源:《京华时报》)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