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组织为何没事干? 主要还是因为捐赠人太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8日 16:50 新华网

  重庆市今年遭受特大旱灾,许多单位、企业和市民在募捐活动中解囊相助,然而,募捐活动暴露了一些问题。记者采访发现,慈善组织是慈善业的中心环节,在“第三次分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我国慈善组织发育尚不健全,因此,扶持和健全慈善组织、明确政府和慈善组织的分工,成当务之急。

  慈善组织为何受冷落?

  在募捐活动中,重庆市政府社会捐助接收办公室成为最大的募捐主体,而慈善组织却受冷落。截至10月初,前者接受捐款1.32亿元,重庆市慈善总会及区县慈善会仅接受捐款2000万元左右。

  重庆市政府社会捐助办设在重庆市民政局,具体工作由市民政局救灾救济处负责。抗旱期间,重庆市政府公布了社会捐助办的电话和捐款账号,于是许多单位尤其是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把捐款送到了社会捐助办。一些慈善界人士认为,政府可以号召募捐,但应该让慈善组织做事。有一位企业副总裁本来同意捐款给慈善总会,社会捐助办公布账号后,他把钱改捐给社会捐助办。重庆市慈善总会常务副会长冯秀文说:“慈善总会的工作人员到处劝募,有时候50元的捐款都要坐公共汽车去接受,但因为我们不是政府部门,经常受冷遇。”

  募捐主体如何规范?

  此次捐款中,不仅社会捐助办接受捐赠,其他各单位、各部门也接受捐赠,使善款难以整合。记者了解到,前不久广东省政府为重庆旱灾捐款了200万元,但社会捐助办并没有收到捐款,最后打听到这笔捐款在重庆市财政局的账上。媒体报道说,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给重庆灾区捐款240万元,但社会捐助办不知这笔款在何处,后来才听说在重庆市移民局账上。

  一位民政干部认为,以政府名义接收捐赠时,募捐主体应该统一。募捐主体不同,资金就很难“打捆”使用,分散使用不如“打捆”使用效果好。

  慈善组织有待“焕发青春”

  长期以来,慈善组织、红十字会等被认为是可有可无的社团组织,尤其是不少地方民政部门办的慈善组织,人员大多为退休者,尽管他们经验丰富,但由于缺乏精力旺盛的中青年工作者,这些慈善组织已不适应现代慈善业发展。重庆市渝北区民政局副局长王正槐说,渝北区慈善会是一个“临时性”组织,只有两个人,会长是原副区长,他不计较待遇,分文不要,但光靠两个人做事是很难的。

  红十字会是纳入政府编制的社团组织,但红十字会也呈现老龄化。天津市红十字会副会长韩军说,目前天津市红十字会处级干部平均年龄50岁以上。在国外,做红十字工作的多为年轻人,政府不应把红十字会干部岗位当成“闲职”。

  上海慈善事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孙克勤认为,政府社会救助金来自财政收入,属于社会财富的第二次分配,而慈善救助资金来源主要依靠社会捐赠,属于社会财富的第三次分配。政府社会救助以面为主,即以弱势群体的经济收入为救助标准,管理模式是层级制,救助金按级划拨,层层落实;而慈善救助则以项目为主,更关注效率,减少中间环节,实行直接救助,更具有灵活性、机动性与多元化。

  政府应鼓励民间慈善组织的发展,以减轻政府的社会救助压力。(记者王金涛、张泽伟、季明)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