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品牌“擦边球”能打一辈子?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8日 12:09 新华网

  据新华社信息电据《国际先驱导报》报道,近一段时间,海外媒体突然对中国的“品牌侵权”现象非常关注。BBC报道,上海汽车工业总公司自主品牌新车“荣威”(Roewe)于10月24日亮相,其英文名称与英国著名汽车品牌“罗孚”(Rover)类似。上周美国《华尔街日报》也称,全球知名的“花花公子”品牌被一些服装生产商改动了“花花公子”兔标志图案的尺寸大小后,被销往了世界上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中赚取了大量利润。

  近些年,日益开放的中国市场确实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仿造国际知名品牌的“擦边球”品牌,这些“擦边球”品牌依靠与世界上知名品牌的相似性提高了销售量,不仅赚足了国内消费者的目光,而且把市场扩展到了整个世界。

  打擦边球战略的企业一般都资金规模不大,暂时没有充裕的资金去做一些打广告、规划品牌发展之类的“奢侈”事情,而自身力量有限,一味地硬入市场,可能会一辈子默默无闻屡遭知名品牌排挤。作为厂商,“打擦边球”可以看成无奈之举也可以看成是聪明之举,虽然厂子小、资金不足无法花费巨额广告费来推销品牌,但借助名牌“打擦边球”来扩大销售,还是节省了大量的广告费用,这种战略也可以看做对知名品牌市场垄断的一种“天然排斥”。

  但从长期看,“擦边球”品牌一般很难发展壮大,这样的做法通常在国内外二、三级市场还是很奏效的。企业如果要从长远考虑,建设自己的品牌非常重要。一方面,虽然“擦边球”品牌在巧妙地钻政策的空子,但是由于涉及

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已有越来越多的国家政府明确表示并不支持这种做法。与往年相比,近些年因为“擦边球”原因,我国企业与国外企业的纠纷开始逐年增多。另外,由于公司发展带来客户群的水准提高,“擦边球”品牌往往难以照顾到中高端客户。

  也就是说,如果企业一味地在擦边球品牌上原地打转转,可能只会导致依赖擦边球品牌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结局,对于已经存在的“擦边球”品牌,要切实考虑转型问题。相关新闻: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