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从工行上市看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历程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7日 20:45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0月27日电题:深刻的变革创新的成果——从工行上市看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历程 新华社记者谢登科 27日上午9时30分,中国最大的国有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仅半个小时后,香港联合交易所的大屏幕上就打出了“1398工商银行”的新上市公司代码,交易大厅再一次掌声雷动。虽然这是国务院决定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实施股份制改造以来上市的第三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但工商银行的上市依然引起海内外的瞩目。 中国最大银行实现“A+H”同步上市,显示了中国银行业的市场化改革手段日益走向成熟,将在中国金融业改革开放和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历程中写下浓重的一笔。 新的形势,要求把中国的银行业打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银行业 以中国工商银行为龙头的四家国有商业银行构成了我国银行业的主体,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多种原因,在相当长时期内,这些银行不同程度地存在资产质量差、风险管理薄弱、核心竞争力不强等问题,难以适应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把国有商业银行逐步改造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股份制商业银行,是党中央和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一项全新的改革实践。 进入21世纪的头年,国务院成立了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的专题研究小组,论证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问题。2002年,中央明确,具备条件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可改组为国有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条件成熟的可以上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选择有条件的国有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造,创造条件上市。 2003年底,国务院决定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实施股份制改造试点,并动用450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等为其补充资本金。以股份制为目标,通过财务重组、改造公司治理结构、资本市场上市,对国有商业银行的运行机制、股权结构进行彻底改造,实现绩效最大化,成为中国银行业新一轮改革的主旋律。 2004年3月,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将试点银行改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股份制商业银行。同年12月2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要求加快建成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的现代商业银行。 2005年以来,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在完成股份制改造的计划后,相继实现挂牌上市。目前,符合现代金融企业制度要求的运行体制已经在两家银行初步构建,并得到成功运行。事实证明,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是正确的、有效的。 对中国最大的银行实施股份制改造,显示了政府搞好银行业的坚强决心 作为中国资产规模、贷款规模和存款规模最大的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有各类客户超过1.5亿户,员工36万,在中国拥有绝对领先的市场地位,对于其改革的每一步进程,也必须慎之又慎。在认真研究两家试点银行改革经验,并经过充分酝酿和一系列精心准备后,中国工商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全面启动。 2005年4月22日,国务院经研究批准了中国工商银行实施股份制改造的方案,这是中国加快金融改革,促进金融业健康发展的又一重大决策。 国务院要求,工商银行要全面推进各项改革,以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和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为核心,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成为一个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与效益良好、主要经营管理指标达到国际水准、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大型商业银行。为此,要按照国家支持与自身努力相结合,改革与管理、发展并重的原则,稳步推进整体改制工作。通过运用外汇储备150亿美元补充资本金,使核心资本充足率达到6%,通过发行次级债补充附属资本,使资本充足率超过8%。要实行更加严格的外部监管和考核,确保国家资本金的安全并获得合理回报。要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加快内部改革,全面加强风险控制。 国务院还首次明确提出,在处置不良资产时,要严肃追究银行内部有关人员的责任,严厉打击逃废银行债务的不法行为。 2005年10月28日,根据国务院的决定,经中国银监会批准,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全行的全部业务、资产、负债和机构网点、员工,全部纳入股份制改造的范围,整体重组后进入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工商银行的各项改革全面展开,并向纵深领域挺进。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取得初步成功 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改革,其目标就是要使国有商业银行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本运营效率,最大限度地提高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最大限度地保证国有资本的安全和增值,力求减少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的风险形成机会,减少对社会的负面效应。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三家试点银行按照国际标准不断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切实转换经营机制,着力加强内控机制和风险管理制度建设,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益。通过改革,试点银行主要财务指标已接近国际较好银行水平,正努力向“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与效益良好”的现代股份制商业银行迈进。 一是初步建立了相对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三家银行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之间逐步形成了各司其职、有效制衡、协调运作的机制。目前,正在努力按照国际公众持股银行标准和境内外监管规则的要求,推动董事会构成高度专业化和国际化。 二是通过改革,内控机制建设逐步得到加强。三家银行初步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内控体系和完善的风险防范体制。针对基层分支行管理薄弱、发案较多的情况,2005年以来,试点银行不断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健全了问责制,严肃查处违规经营,严格责任追究制度。 三是与战略投资者的业务和技术合作计划积极落实。 三家银行在引进战略投资者时,以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和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为出发点,重在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手段,在风险管理、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财务管理、资产负债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进行合作。 截至2006年6月底,三家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等财务指标均较改制前显著改进,财务状况呈现较强的可持续性。今年上半年,三家银行的税前利润分别是340.13亿元、328.14亿元和385.85亿元,均达到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改革,还面临更多挑战 对于中国银行业改革取得的成效,国内外的反映普遍是积极、正面的。通过改革,国有银行的治理机制明显改观,一些长期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初步得到了解决。 “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国有控股商业银行改革中的治理机制问题还存在一些挑战,有些问题如果把握不好,就会断送改革的成果。”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说:“对今后一段时期国有控股商业银行深化改革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要有充分的估计,对改革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要有更清醒的认识。” 当前,从银行内部看,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尚处于初级阶段,公司治理结构、经营机制和增长方式、风险防范机制与国际先进银行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从现代商业银行的标准看,经营机制和增长方式还需进一步转变,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尚需进一步加强,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还应进一步健全。 从银行外部环境看,一方面,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过渡期即将结束,金融业将进一步对外开放,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市场竞争;另一方面,我国正处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阶段,国民经济和产业结构在不断调整,国有企业也在转轨和改制之中,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金融法制建设尚待完善,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刚刚起步。这些因素处理不好,都会影响到国有控股商业银行未来的改革和发展。 再过一个半个月,中国的银行业就要对外资全面开放。对中国的银行业来说,面临的考验还有很多。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