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2006年三季度非国有经济显现减速迹象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7日 03:18 中华工商时报

  2006年三季度非国有经济发展报告:非国有经济显现减速迹象

  国家发改委宏观院 夏小林

  三季度宏观调控力度增强,非国有经济初步显现减速迹象。

  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控制投资过快增长、保护产业安全等政策继续出台。经济调控力度将在四季度延续、加强。

  个体经济投资增速198.3%,私营企业投资增速54%,均保持高位运行。非国有企业短期贷款也保持了22.8%的快速增长。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要求“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对建设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投入极大关注。目前,非国有单位雇员劳动权益的总体状况并不乐观。我国绝大多数劳动者在非国有部门就业。未来国有单位的就业者有可能进一步减少。因此,劳资关系协调机制的建设滞后于非国有部门的高速发展,对改善收入分配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成一种大面积的人群压力。要制定建设劳资关系协调机制的总体战略,完善各项具体方案,培养专业人才。在解决体制弊病和赢得效率的前提下,即使依照美国的经验,国资也要在增加就业、增进社会公平和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上发挥积极作用,不能“自废武功”。

  增长与结构

  1.1-9月非国有部门固定资产投资略有减缓,仍高位运行,是支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保持高位的主力。1-9月非国有部门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0.4%,下降1.1个百分点,比1-6月下降2.4个百分点(见图1),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快3.1个百分点。其中,个体私营经济增长43.7%,上升2个百分点;集体经济增长27.4%,上升7.7个百分点;包括外资在内的其他经济增长26.8%,下降5.5个百分点。

  按细类比较,1-9月各类型非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有升有降。同比增速居于前5位的企业依次是:个体经营(198.3%),其他企业(102.6%),股份合作企业(98.7%),联营企业(75.6%),私营企业(54%)。另外,外商企业的投资增速为21.4%,;港澳台商企业投资增速为14.9%。在各类非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中,有限责任公司下降7.3个百分点,港澳台商企业下降7个百分点,股份有限公司下降5个百分点,私营企业下降4.8个百分点,外商企业下降3.4个百分点,其余类型增速均保持上升,其中个体经营暴涨178.1个百分点。1-9月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为27.3%,上升了1.2个百分点,但比二季度下降2.5个百分点。国有企业和国有独资公司的增速分别为29.1%和37.9%。

  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构成中,三季度非国有部门的比重为68.6%。其中,个体私营经济为16.7%,集体经济为12.5%,其他经济为39.4%。

  2.1-9月非国有工业增速保持快速增长,有趋缓迹象。1-9月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8%,上升0.9个百分点,比1-6月减少0.8个百分点(见图2)。其中,三资企业增长17.8%,上升1.6个百分点;股份制企业增长18.2%,上升0.3个百分点;股份合作制企业增长16.7%,上升1.8个百分点;集体企业增长13.2%,上升1.3个百分点。同期,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7.2%;国有及控股企业增长12.2%。

  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增加值构成中,非国有企业的比重为82.7%(含国有控股企业)。其中,股份制企业为50.0%,三资企业为28.3%,集体企业为3.3%,股份合作企业为1.1%。扣除其中国有控股企业的份额后,非国有企业的比重为63.6%,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比重为36.4%。

  3.非国有部门出口下降,进口保持上升。1-9月非国有部门出口同比增长31.3%,下降5.9个百分点;进口同比增长23.8%,上升5.5个百分点。

  分类出口情况:外商投资企业增长27.7%,下降4.6个百分点;其他企业(以私营企业为主体)增长52.2%,下降18个百分点;集体企业增长11.9%,下降7.5个百分点。

  分类进口情况:外商投资企业增长23.7%,上升6.4个百分点;其他企业(以私营企业为主体)增长35.7%,上升9.2个百分点;集体企业是负增长。

  在出口和进口总值的构成中,非国有企业的比重分别是79.9%和70.8%。按细类分,在出口总值构成中,外商投资企业的比重为57.9%,集体企业为4.4%,其他企业为17.6%;在进口总值构成中,外商投资企业的比重为59%,集体企业为2.6%,其他企业为9.2%。

  4.短期贷款增速明显加快。1-9月非国有部门(乡镇、三资、个体私营)获得的短期贷款同比增长22.8%,增加12.5个百分点。其中,三资企业增长37.8%,乡镇企业增长21.6%,个体私营企业增长14%。

  短期贷款构成中,非国有部门的占比为12.6%,比二季度增加0.3个百分点。其中,乡镇企业为8.2%,三资企业为2.3%,个体私营企业为2.1%。

  三季度主要政策取向

  三季度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完善产业引导和中小企业政策体系、开放和规范市场准入、保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各项政策继续出台。

  政府为控制投资的过快增长,三季度继续出台了一系列加强信贷和土地调

  控的政策。信贷调控取得进展。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国务院已经提出加强土地调控的严厉措施,并有少数省、市级官员受到责任追究,但在9月中旬国土资源部的官员表示,目前在土地使用方面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题仍很突出,进一步实行问责制,落实土地调控政策迫在眉睫。

  1.转变增长方式,控制投资过快增长。

  《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正式公布。国家发改委发布《“十一五”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意见》;并发出严防高耗能行业重新盲目扩张的通知,要求从严查处宏观调控期间仍继续违规审批和建设的高耗能项目。

  国家发改委联合有关部委发出《新开项目清理工作指导意见》,清理范围包括今年上半年列入统计范围的总投资1亿元及以上项目的新开项目,其中,钢铁、汽车、电力、纺织等过剩行业要清理3000万及以上的项目,煤炭行业要清理设计能力3万吨/年等项目。六大清理标准主要涉及产业政策、项目审核程序、土地审批、环评审批、信贷政策、安全监管。发改委并安排四季度的清理工作。

  国家环保总局加大查处企业污染环境事件的力度。

  财政部、发改委等5部委联合发出通知,调整部分出口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对进出口税则第25章除盐、水泥以外的所有非金属类矿产品等取消出口退税政策。调低部分钢材、陶瓷、水泥、玻璃、有色金属材料、木材制品和全部纺织品、家具、塑料、打火机等的退税率。

  建设部等3部委公布《房地产交易秩序整治工作方案》。经查处的囤积土地等6大类违法违规案件,一律作为不良记录记入该企业的信用档案,向社会公布。

  2.扩大开放,主动抵御和化解各类风险。

  国家发改委下发中国利用外资“十一五”规划,再次明确将“继续积极有效利用外资”,“积极主动抵御和化解各类风险,切实保障国家安全”。

  商务部等6部委联合发布《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自2006年9月8日起施行。另外,商务部等探讨《外资并购法》立法。

  商务部产业安全数据库扩容项目在京启动。商务部部长薄熙来表示,要借鉴国际经验,加强产业安全数据库建设,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产业损害预警机制。扩容后的产业安全数据库,一是扩大监测范围。监测行业由现在的6个增加到10个,监测指标由27个扩大到142个,直报数据的样本企业由500家增至1万家。二是数据分析力度加大。三是工作体系更加完善。

  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牵头拟定的关于“加强管理装备制造业重组并购工作”的文件草案被提交到国家发改委。其中,包括一份在与外资接触时,需要严格审查的企业名单。这一文件是落实和细化《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8号)的5个配套文件之一,另外4个文件的主题是:装备制造业的采购政策、依托工程、技术政策和重点产业目录。另外,有关方面还在制定《关于建立外资并购装备制造业重点企业评估审查办法》的文件。

  建设部等6部门发布《关于规范房地产市场外资准入和管理的意见》,明确了规范外商投资房地产市场准入、外商投资企业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严格境外机构和个人规范管理方面的具体措施。

  商务部公布《出口产品反倾销案件应诉规定》,适用于针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案件的应诉工作。

  3.中央财政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财政部一负责人表示,“十一五”期间,财政将着力营造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建立激励中小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财政部将考虑对小型微利企业给予必要的税收优惠;加大对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支持;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在政府采购中确定一定的比

  例,保证中小企业获得政府订单。在财政部推动下,“十五”期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各类支持中小企业专项资金85亿元。目前全国省级(含计划单列市)财政中设有中小企业、民营经济专项资金的已达33个,去年安排支持资金25亿元。今年将达30亿元。

  财政部、发改委出台《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专项资金由中央财政预算安排,主要用于支持中小企业专业化发展、与大企业协作配套、技术进步和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等。专项资金的支持方式采用无偿资助或贷款贴息方式。无偿资助的额度一般在200万元以内;贴息期限一般不超过两年,贴息额度最多不超过200万元。

  4.扩大市场准入和规范监管。

  铁道部出台“十一五”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方案,核心内容是要大力吸引地方政府和境内外各类社会资金直接投资铁路建设。

  《邮政法》起草小组听取非邮政企业的意见。相关非公企业要求放宽准入标准。

  国家税务总局修订《个体工商户定期定额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规范税务机关的执法行为,对不同规模的个体工商户实行分类管理。

  国家税务总局要求加强社保欠费清缴。

  5.改进农民工待遇和倡导企业社会责任。

  央行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对农民工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旨在完善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支持农民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扩大农民工就业容量等方面的工作。

  深交所发布《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鼓励上市公司建立相应的社会责任制度,并倡导形成社会责任报告,与年报同时披露。

  评论和建议

  1.三季度宏观调控力度增强,非国有经济增速初步显现减缓迹象。固定资产投资略有减缓,仍高位运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速继续上升,有趋缓迹象。出口下降,进口保持上升。短期贷款增速明显加快。总的判断是,宏观调控显现了初步成效,但非国有经济受到的影响比整体经济受到的影响要弱一些,这反映出固定资产投资、货币信贷增幅回落的基础还不稳固,下一步走势还有待观察。短期贷款增速明显加快,反映了非国有企业、中小企业的融资待遇在不断改善。但随着人民币贷款增速有所控制,可能会影响其增速。

  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完善产业引导和中小企业政策体系、开放和规范市场准入、保护国家经济安全等政策继续出台。同时,为了控制投资的过快增长,继续出台了一系列加强信贷、土地调控、产业规制和行政问责的政策。调控力度将在四季度延续:中长期贷款将严格控制,土地调控、产业规制和行政问责的力度将加强。

  2、在积极扩大就业的同时,“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2006)要以非国有部门为重点(国有部门的问题也不能忽视),着力完善劳资关系协调机制,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和集体协商制度,确保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严格执行国家劳动标准,加强劳动保护,健全劳动保障监察体制和劳动争议调处仲裁机制,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是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协调社会各阶层关系的战略支点,是建立改善收入分配状况最广泛、最坚实的战略基础,是国家社会政策的重点,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大战略任务。其理由如下:

  (1)非国有部门已经成为就业的主渠道。2005年已经有3.5亿人在非国有法人单位(包括乡镇企业)和个体经济中就业。未来几年中,非国有部门的就业人员有可能进一步大幅增加。

  为了表现劳资关系,应该将非国有部门就业人员中的雇主和雇员分开。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4年全

  国经济普查的数据为背景,扣除64.8万户国有、集体和股份合作企业后,其他260.2万个非国有企业法人单位按照一个企业平均2个主要投资人兼主要管理者计算,其中的雇主约为520.4万人左右(其中私营企业198.2万户,雇主约为396.4万人)。

  个体经济3921.6万户,从业人员9422.4万人,户均2.4人。雇主估计约为4000万人左右。个体从业人员中包括大量自由职业者。

  这样来看,2004年中国大大小小的雇主总数在4520.4万左右。其中的在企业的雇主约是520.4万人左右。把这个数字运用到2005年,2005年非国有单位的3.5亿就业人员中,具有和可能具有雇员身份的人大约为30594.6万人(其中有大约4000万个自由职业者),即约3.1亿人,是国有单位就业人员的4.7倍。

  而在国有企、事业单位继续“改制”和“减员增效”的改革中,在新增就业人口的拉动下,未来5年中,这个数字上升到3.3亿左右是可能的。

  这些数据粗略地反映了当前我国的就业所有制结构和未来的发展趋势。非国有部门能够增加就业是好的,一些雇主也能够严格依法或凭良心善待雇员。但是,在这些数字背后,另外一些数据显示,在广泛的社会层面上,劳资矛盾的存在及变动趋势需要高度关注。

  (2)因为,现在非国有单位,特别是私营部门雇员的劳动权益总体状况(包括收入分配)并不让人乐观。假定这种状况在未来5年中不能获得实质性的改进,随着在非国有部门就业的人数巨增,劳资矛盾的影响面将扩展,纠正起来更为吃力,不稳定因素会进一步增加。

  2005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实施情况的报告》透露,我国的企业在贯彻实施《劳动法》方面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在建筑、轻工、服装、餐饮服务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中小型非公有制企业和个体经济组织,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现象比较普遍,有的问题还相当严重。报告揭示的五大问题是:

  ———劳动合同签订率低、期限短、内容不规范。中小型非公有制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不到20%,个体经济组织的签订率更低。

  ———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没有得到全面执行。建筑企业和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餐饮服务企业拖欠职工工资问题还很突出。

  ———超时加班现象比较普遍。一些生产季节性强、突击任务多的企业,劳动者每日工作长达十几个小时。劳动者很少有正常休息日。工伤事故经常发生,职业病危害严重,不少女职工在孕、产、哺乳期被企业解雇或者不发工资。

  ———社会保险覆盖面窄、统筹层次低。大量非公有制企业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没有参保。

  ———劳动保障监察力度不足。许多地方没有建立有效的防范机制,对已查处的案件惩处力度不够。

  另有一些权威文献反映,一些农民工较为集中的地方(如广东、福建)10多年没有涨工资,实际工资下降(联合国UNDP,2005)。2005年全国总工会的文件反映,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由此引起的劳动争议案件和纠纷大幅度上升,法院受理的案件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有些引发了职工群体性事件,有的还在国内外造成了不良影响”(王兆国,2005年)。在三资企业比较多的广东省,省总工会的文章指出:“从目前来看,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当中,最大量的案子、最集中的问题是劳动关系问题。”(陈文杰,2005年)

  另外,需要注意的一个现象是,大批农民工在企业劳动是低工资、无社保,但他们在村里留有承担社会保障功能的土地和房屋。这几年来,这种低工资、无社保现象加剧了劳动力市场的无序竞争,已经冲击到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大学生。其中,多数城里的年轻人和大学生是没有个人的房屋和土地充当生存底线的。

  与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现象相对应的是,非国有企业的利润快速增长。比如,2006年上半年有的企业群体的利润增长达到了52.9%。这些利润中包含了雇员合法权益的损失部分。

  当然,完善目前“缺胳膊少腿”的公共服务体制和市场体制,如改进医疗、教育、住房等方面的公共政策和现实状况,规范市场秩序,是可以在有限范围内改善就业质量和收入分配状况。但是,综合国际经验看,客观上具有很多放任因素的劳动力市场配合非国有部门在就业领域持续的巨大扩展,将增加中国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和改善相对贫困状况的难度。这些年来,在公共服务体制和市场体制比较健全的传统市场经济国家也在发生新问题。英国在“第三条道路”上仍然遭遇了两极分化的快速发展。市场原教旨主义者推崇美国的市场经济体制。2006年8月29日,美国人口普查局发表的国内家庭消费支出调查报告显示,2005年基尼系数又创新高,达到0.469,更新了40年以来的最高记录。“民主党及其支持者一直强烈指出,美国经济的发展并未令全体民众受惠,而是向富裕阶层倾斜,贫困和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很可能成为今年11月美国国会中期选举中的焦点问题”(《国际金融报》魏红欣,2006)。借用最近罗马俱乐部一份长篇报告的话说,这种国际现象反映了“私有化、市场化、民主化”和“全球化”的局限。这种现象也在事实上批评了新古典经济学的私有化理论、分配理论和劳动经济理论。

  现在,回过头来看,政府对于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劳资关系状况变化也不可掉以轻心。国企在上个世纪90年代已然形成了“强资弱劳”的格局(冯同庆,1998);新世纪以来,事业单位的改制包括人事制度改革“无法可依”强攻坚,照样的“强资弱劳”不耽误(夏小林,2006)。

  所以,目前这个市场自由调节成分相当大的运行方式需要纠正。多年来,中央政府一直在努力解决这个问题。

  (3)但是,中国劳资关系协调机制的建设“欠账”多。在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形成的雇佣劳动关系,从头就是在没有《劳动法》的环境中高歌猛进,与地方政府的“单纯GDP观点”相得益彰,使1995年1月才实行的《劳动法》与血汗工厂层出不穷的现象多年来并行不悖,并形成了顽固不化的“路径依赖”。有的学人和官员信奉新古典经济学,刻意回避和淡化劳资矛盾问题,反对政府干预劳动力市场,反对工会作用,维护强势的既得利益集团,更是加重了新时期建设社会和谐的担子。

  当前,我们要正视的是,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调整劳资关系的调整机制只是“初步形成”(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2年)。2005年的劳动法执法检查的结果表明,现存问题不容忽视。国务院研究室2006年4月发表的一份全国性调研报告显示,劳资关系协调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a)现行法律不健全,法制不完善,执法监查力量严重不足,造成在一些方面无法可依,另外在实际上形成了“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比比皆是”。b)政府管理和职能转变不到位,一些地方“在处理劳资关系时屁股往往坐到了投资者和企业主一边”。另外,这里做出补充的问题是,c)三方协调机制不健全。首先,是已说过的一些地方政府的立场和行为出现了偏差,其中不乏官商勾结的腐败现象,如典型的“黑官红煤”现象。其二,是许多企业工会缺乏维权传统,缺乏独立性和工作经验,组织和培训制度也不健全。在非国有企业的工会建设中,这些问题更为突出。其三,是雇主组织大面积缺位,组织网络不健全,人力、财力、信息网络薄弱,缺乏参与协调劳资关系的传统、专业人才和知识,工作方法简单。d)特别要提到的是,在以中小企业为就业主渠道的大背景中,区域性、行业性

  集体谈判制度的发育严重滞后,并缺乏相关的配套法律法规。而国际经验和国内的已有经验表明,这种集体谈判恰恰是协调中小企业内部劳资关系、维护流动性较强的雇员的合法权益的最有利的低成本方式。

  在劳资关系协调机制不健全的环境中,近年来兴起的提倡企业社会责任的呼吁在应对“贸易制裁”上有直接的实际意义。但是,正如近期的“富士康事件”所提示的,在一些政府和工会不作为的条件下,在新闻自由和广大非政府组织的维权行为不能得到完善的法律保护的条件下,跨国公司也不对代工厂加强审计,出来问题了轻描淡写,软性实施机制的企业社会责任难得落实。这个问题的政策性含义是:建立比较完善、有效的劳资关系协调机制,是全面倡导和落实企业社会责任的前提条件之一。

  另外,“富士康事件”和中国血汗工厂著名的“加班”制度还表明,普遍而长期的“加班”具有明显减少本企业吸纳工人的作用。在这种工厂众多时,就会减少社会就业并激发各种社会矛盾。在美国,企业的“加班”冲动是受到严格限制的,每年的总工时中“加班”时间非常少,这促进了就业。换句话说,就是政府放任市场会减少就业。放任的市场会扭曲增长与就业的关系,并破坏增长。英国保守党的精神导师哈耶克认为,工会权利是导致英国经济衰落的惟一最重要因素。20世纪70年代保守党上台执政后,据此摧毁了英国完整的劳资关系调整体制,取消了最低工资保护。1994-1995年,《财经时代》不断发文,说英国在保守党政府的领导下,“每小时仅有2英镑收入的血汗工厂比率更普遍了”。“不平等不断扩大,处于贫困线以下的就业人数不断增加。”但是,放任市场并没有改变在20世纪80~90年代“英国已经成为低成本”低生产率,低技术生产和低服务效益的中心”、“英国的资金则继续向海外发展”,以及在英国低工资、道德低下和低生产率之间形成“恶性循环”的事实。英国的失业问题不比欧洲其它国家少;工资不平等问题日益尖锐,而且比欧洲任何其它地方都尖锐(约里斯·范·鲁塞弗尔达特等,1995)。

  1997年工党重新执政后,又开始比较主动地去推动劳资关系协调机制的建设,恢复最低工资并不断提高标准。

  拉美一些国家在上个世纪经过“华盛顿共识”的洗礼后,至今还在为“强资弱劳”和两极分化加剧的局面付出种种代价,左派上台后面对既得利益集团的强大压力,在缓和社会分裂方面是举步维艰。

  一位英国归来的学人说,2005年11月,在哈耶克的支持下建立的英国保守思想库In s titu te o f E con om ic A ffa irs举办了第14次H ayek年度讲座,演讲人是英国的传媒专家和政论评论家。其中的一个题目是《中国是哈耶克的好学生,欧洲不是》。如果中国真正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了,中国就不是这种倒霉的“好学生”。起码,欧洲不是,曾经是的英国也不是了。而在美国,国会总在要求提高最低工资标

  准,政府在发展经济自由化的时候,也没有放弃“干预”并“参与”劳动力市场(坎贝尔·R·麦克南等,2003)。

  (4)总结和建议:我国绝大多数劳动者已经在非国有单位和个体经济中就业。沿着某种“改革”路径,未来国有单位的就业者将减少到一个很小的比重。在非国有部门,雇员的劳动权益总体状况并不让人乐观。劳资关系协调机制的建设滞后于非国有部门的高速发展,这对改善收入分配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成一种大面积的人群压力。

  以上撇开了4.9亿农业劳动者不论,因为他们的问题主要由完善三农政策来解决。但是,近年在全国农民的纯收入结构中,工资收入的比重已经上升到34%,成为影响农民生活、农村社会稳定的一个非常敏感而重要的因素。而农村劳动力(包括数千万失地农民)进入非农产业打工,多数是进入非国有单位当雇员。今天非国有部门雇员们的劳动权益状况,既影响到他们今天的生活,更预示着他们明天的生活。所以,加快完善劳资关系协调机制,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题中之义和重要保障。所以,中央对于农民工的就业和劳动合法权益问题高度关注。

  2005年底,中国城乡就业人员为7.6亿。从中减去约600万公务员和约195万个公有制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减去非国有企业520万以上的企业主和拥有少量雇佣关系的4000多万个体劳动者后,其他各类企、事业单位的职工、自由职业者和农民的总数约为7.1亿。协调劳资关系,从不同角度都涉及到他们的切身利益,所谓皆是利益攸关者。协调劳资关系,关注雇员,关乎绝大多数国民,关乎国本。

  建议采取综合配套改革的方式,完善公共财政制度和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惩治腐败,端正政府行为;修改《劳动法》,健全配套的法律法规体系和执法体制,在资金和人员上真正落实增强执法力量的政策,完善法制和监管;增强工会维权能力,创新工会工作方法;培育、鼓励和发挥雇主组织在协调劳资关系特别是在集体谈判中的作用。要认真总结近些年来中央和地方在协调劳资关系方面成功的多种新鲜经验,吸取建国初期党和政府协调劳资关系的成功经验,组织人马,政府、工会、雇主组织和其他国、内外利益攸关者一起努力,制定中国协调劳资关系的总体战略,并针对不同劳动领域的具体特点制定和完善有关的各项具体方案,大力培养处理劳资关系问题的专业人才,加快建设全面、有效的劳资关系协调机制的步伐,“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另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进社会公平公正,还要研究新形势下的新课题:如何发挥总量日益扩张的国有资本增加就业的功能。要“减员增效”和“增效增员”两条腿走路。在解决体制弊病和赢得效率的前提下,即使依照美国的经验,国资也要在增加就业和增进社会公平上发挥积极作用,在“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上作表率,不能“自废武功”。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