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无人继承的一万棵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5日 09:06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李成刚

  “绿化”,也许是城市人群耳熟能详的一个词汇,但对81岁的王大清和他78岁的妻子孟秀英来说,“绿化”这个原本出于感恩而确立的愿望,需要用一生的心血去浇灌。

  而令人唏嘘的是,这对奋斗在腾格里沙漠边缘的“西西弗斯”,他们内心中改变沙漠环境的美好愿望,也许注定是徒劳无功——当他们走近人生的终点时,他们的心血却无人继承——这34亩10000多棵树,最终也逃避不了被沙漠吞噬的结局。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豪斯布尔都苏木,腾格里沙漠的边缘戈壁滩上,王大清夫妇从1983年开始植树,经过了20多年,这10000余棵树,已经在漫漫黄沙边上形成一块小绿洲。如今,已经风烛残年的两位老人再也无力守护这片绿色,他们想以继承其全部家产为代价,找人继续种树,将这片荒滩变得更绿。但遗憾的是,他们的愿望却一直没能实现。

  沙漠边缘的10000棵树

  内蒙古阿左旗豪斯布尔都苏木位于腾格里沙漠东缘,总面积7814平方公里。由于连年干旱,年降水量不足100毫米,导致生态严重恶化,草原大面积沙化或被风沙掩埋,可利用草原面积不到40%,生存条件十分恶劣。很多地方已经到了水比油贵的地步,大批牧民只能无奈地搬迁出来,到农业开发区或城镇另谋出路。

  虽然已是夏季,但记者在豪斯布尔都苏木的原巴彦布尔都嘎查,看到的却依然是满目赤黄,戈壁滩上的植被极其稀疏,沙土几乎完全裸露,牧民赖以生存的草场上生气寂寥,膘情乏弱的羊只无助地徘徊在光秃秃的沙滩上。

  在记者的目的地,只有惟一的绿色——一片林木傲然挺立在这无垠的荒寂里,与风沙和干旱对抗。远远看去,这片袖珍绿洲在漫天黄色里,显得蔚为壮观,赫然醒目。这里就是现已高龄的王大清夫妇自1983年以来种植的34亩、10000余棵防沙林。

  这里曾是巴彦布尔都嘎查的聚居地,但随着腾格里沙漠边缘的生态进一步恶化,这里已基本丧失了生存条件。事实上,记者了解到,因为生态恶化,豪斯布尔都苏木781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已经只剩下1500多人,其他人都被迫搬迁出去,另谋生路了。

  而依然在这里坚守的,就包括王大清和他的妻子孟秀英。陪伴他们的,还有这片34亩的绿色,以杨树为主,还有沙枣树、榆树等。

  记者到此之前,向导说,这片绿色已成了原巴彦布尔都大队驻地的标志。牧民们都说,如果没有王大清种植的树林,再过若干年,巴彦布尔都大队的遗址将无法寻找。

  记者打听到,早在2003年,专程到王大清家为他测量林地面积、发放林权证书的阿左旗林业局工作人员感慨:“还没有见过王老这样执著的自费植树人。”

  逃荒人的感恩之举

  王大清1926年出生于甘肃民勤县。旧中国农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温饱没有任何保障。1933年,年仅8岁的他跟随父亲用了10多天的时间,艰难地穿过腾格里沙漠,来到阿拉善谋求生存。那时阿拉善大地上人烟稀少,居民多数是蒙古族牧民。他们初来乍到,语言不通,很难与当地蒙古族牧民交流。由于牧区人家居住分散,他们从一户人家走到另一户人家,往往需要几天的时间,经常风餐露宿,甚至一连几日吃不上饭。但好在蒙古族人心地善良,没有让他们饿死。父子俩先后辗转于额济纳旗、阿拉善右旗,以编织口袋、擀毡子为生,奔波了几十年。期间他们数次返回民勤县老家,但每次都由于生活无着落而被迫重返阿拉善。最后一次是1960年,全国遭遇大饥荒,民勤县人口以空前的规模向外省迁徙。王大清眼睁睁地看着亲人们一个个饿死,他领着妻子,背着女儿,绝望地绕过腾格里沙漠中一具具难民尸体,来到了阿拉善。当时,刚刚成立的阿左旗豪斯布尔都苏木巴彦布尔都嘎查慷慨地接纳了他。

  奔波半生,总算有了个稳定的家,王大清想,要回报这片给了他活路的土地,给当地留下点什么。于是,最后他决定,在这片荒秃的土地上植树造林。从此,王大清就与种树结下了不解之缘。

  1960年,王大清在巴彦布尔都大队落户时,生产队刚刚成立,要在不毛之地建设家园,主题是植树造林和开垦田地。王大清主动要求参加建设。

  他向记者说,那时人的“思想觉悟高”,不惜汗珠子,毛主席“绿化祖国”的号召一发,劳动者就“撼天动地”大干起来。经过几年的努力,几百亩农田和树林就呈现在昔日荒凉的戈壁滩上。

  此后的几十年,王大清成为生产大队的林业管理员,一直与树打着交道。上个世纪70年代,王大清在生产大队驻地盖了房屋,还在家门前的小菜园里年年种树,用这种方式记录下岁月的印痕。

  自费种树20年

  1983年,全国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过去大伙儿用多年的汗水换来的树木全部分给了个人,很快被主人伐掉了,大队驻地附近还原过去的荒凉光秃。

  砍树让王大清感到心痛,而生产大队废弃的一眼自流井让他有了新的想法:利用自流井重新种树。于是,王大清立即行动起来,用围栏圈住了50多亩地,利用自流井灌溉,开始了他的林地复建计划。他还给自己制定了一个目标:每年至少种活一亩树。

  在腾格里沙漠边缘这样干旱贫瘠的土地上植一棵树的成本是中原地区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其难度可想而知。好多人对他的想法很怀疑,而王大清却始终没有退却。他动员老伴孟秀英独自经营分到的几十只羊,自己则一心一意地扑在了种树上。

  为了种树,他骑着毛驴艰难地到苏木上买来树苗,从羊圈一趟一趟地背羊粪做肥料。由于自流井流水慢,浇水的时候他干脆彻夜不眠,守护在树林里。

  黄沙里绿色的面积在渐渐扩大,成活率不断增加,而王大清夫妇却越来越老,畜牧业的收入也一年不如一年。女儿于心不忍,多次带着丈夫上门劝说两位老人跟随他们到城里安度晚年,但每次都被王大清拒绝了。周围的邻居也劝王大清说,别再植你的树了,好好经营着羊群吧,否则生活会越来越难熬的。而王大清却依然是我行我素,种树不止。

  在这些年中,王大清夫妇吃的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尤其是近几年,两位老人行动越来越不方便,羊也放不动了,只留下了几只自家吃的肉羊,生活非常困难。老伴孟秀英15年没有去过旗府所在地。他们的外孙女三年前结婚,而他们居然至今也没能见到过孙女婿。

  无人继承的绿色

  记者采访中,王大清介绍说,从5年前开始,他们就再无力种树了,只有看管的份儿。

  虽然他们1983年制定的“每年种植一亩树”的目标已经超额完成,但如今,树林的归属问题又成了压在老人心头的一块沉甸甸的石头。

  早在多年前,王大清就打算找个继承人,让继承人以继承他的全部家产为代价继续种树,保住这沙漠边缘的一小片绿色。为此,王大清先后与很多年轻人协商过,他们中有单身小伙子,也有年轻夫妇,但大多数来者看到戈壁滩上荒凉的景象和没完没了肆虐的风沙,住不上几天就打退堂鼓卷铺盖走了。

  也有一些只为继承他的财产也愿意为他养老送终的,但不愿意在他百年后继续留在这片荒寂的土地上。因此,王大清扩大绿色面积的愿望始终没能实现。

  经过一番折腾,王大清明白,没有一个年轻人愿意来这荒滩上发展,更没有人愿意守护这片没有经济效益的树木。这片绿色只是他一个人的事业。今年初,他最终做出了一项决定:将林木产权交给国家,由自己看护到永远闭上眼睛的那一天。

  81岁的老人王大清说:“能活一天,我就再看护一天。将来咋样?不知道了。”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