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回归航母的宿命轮回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2日 12:12 中国经营报

  摩根士丹利是一家十分独特的美国公司,可以说,从它诞生直至今日,它的贵族基因70年来代代相传。

  70年前,摩根士丹利从摩根财团中拆分出来时,连门房在内总共只有二十几个人。但新生的摩根士丹利立刻成为华尔街的另一个大亨,因为这二十几个人中的领导班子,都是执掌摩根财团投资业务的精英。因此,摩根士丹利一直盘踞在美国资本市场的第一阵营,与其他几家巨头一起主宰着华尔街的气候。

  20世纪90年代,摩根士丹利作为第一批来到中国的顶尖投资银行,习惯性地拿出贵族的派头与中国人共事。他们选了一个与自己的地位般配的合作伙伴——建设银行(0939.HK)合资组成了中金公司,开始了他们想象中的征服中国资本市场的伟大事业。

  但很快,摩根士丹利就发现自己没有优势可言。因为,相对于摩根士丹利在美国

资本市场所习惯的航母阵型,尚未发育成熟的中国资本市场,似乎更适合呼啸而来、一哄而散、机动灵活的舢板。

  摩根士丹利很快看清楚了这点,也很快开始了“七八个人、十几条枪”的中国式舢板攻略。事实证明,这种战略收到了“一箭三雕”的功效。

  首先,没有了贵族仪仗与官僚企业束缚的投资银行团队成本大大降低,在舢板上可以挥舞他们能够找到的任何武器:跨境换股、过桥融资、换汇、对赌协议、恶意收购,只要想得到,就能用得上。这群投行精英驾驶的舢板,战斗力优势发挥得如此彻底,就像是冲进商船队的一群海盗。

  其次,快速实现了高盈利,对于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就开始业绩下滑的摩根士丹利美国总部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

  其三,中国业务的成熟,也使负责中国业务的高管地位越发炙手可热,这本身会带来更多的美国本土摩根士丹利的资金与网络支持,反过来帮助摩根士丹利中国拓展业务。

  从航母退到舢板,摩根士丹利中国终于胜了第一场战役。那么,以后的摩根士丹利要在中国资本市场上摆出什么样的新战略呢?看看其在美国几十年的经历,就基本上能推测出其中国战略的大概:回归航母——建立一个多层次、多链条的金融控股集团。

  金融企业的发展有一种奇特的规律:当初你为了纯洁业务,而分拆出去的子公司,在发展壮大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在其内部重新建立起你当初没有给它的业务。所以,这群舢板要逐步扩大势力,要拉起新的全套兵种,逐步形成一个新航母——摩根士丹利中国金融控股集团。这样的集团,将由两条主链条构成,其一是金融服务链条,其二是实业控股链条。所有的摩根士丹利系企业,都能在这两根链条上凝结。

  实业控股链条是摩根士丹利中国已经具备的部分,也是这些年“舢板队”在中国所打下的主要成果。其核心战略是凭借摩根士丹利的丰厚资金和境外承销网络优势,搜索中国最具成长性的企业,加以投资,帮助这些企业成为成熟的境外上市公司,同时也使自己的投资获得数倍的回报。

  但中国本土的金融服务链条,是摩根士丹利目前还不具备的。实业控股链条上的大量优质公司,都需要中国境内的贷款、信托、承销等金融服务,而能提供这些服务的商业银行、信托公司、

证券公司,目前还都不是摩根士丹利自己的企业。

  所以,摩根士丹利要收购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甚至信托公司、国有不良

资产管理公司,并使这些收购来的银行与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取得全国营业牌照或者主承销牌照。这样一来,摩根士丹利的中国金融大厦就巍然屹立,这艘兵种齐全、土洋结合的航母就可以横扫中国资本市场。

  更重要的是,在这个土洋结合的航母体系内部,资本是可以自由流动的。而这个体系本身横跨中国与欧美,使摩根士丹利具备了使人民币资产在其体系内自由流动的优势,没有中国企业能抗拒这种几乎完美的、符合国际标准的金融服务。这样一来,供摩根士丹利进一步发展壮大的、肥沃的中国企业土壤,就是无限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这就是从租借航母到回到舢板,再到打造属于自己的航母的摩根士丹利中国的宿命轮回。

  摩根士丹利中国已经收购了南通商业银行,掀起了其构造中国本土金融服务链条的序幕,未来其必将继续沿着金融服务的链条收购其他的金融企业,摩根士丹利中国还需要几年的时间最终实现其金融大厦的战略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