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从谢国忠辞职看分析师困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0日 05:07 深圳商报

  大摩分析师谢国忠因“邮件门”辞职的新闻,在几大财经网站焦点上挂了近两周了。由此引起财经界沸沸扬扬的讨论,早已经超过了辞职本身。

  跨国投资公司、明星分析师、新加坡政府内幕、中国楼市,种种元素加起来,使谢国忠事件具备了一部电影大片的戏剧色彩。

  抛开种种猜测和讨论,谢国忠事件还提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个人职业操守和所服务机构利益平衡的边界在哪里?谢国忠是一个分析师,社会或者职业对他的要求是,说真话、说与众不同的话;同时他又是摩根士丹利的一名员工,公司要求员工维护自己的集团利益也无可厚非。某种意义上说,谢国忠之所以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与他一直在挑战职业操守和公司利益平衡的红线是分不开的。

  1997年,香港股市楼市形势一片大好,谢国忠却大胆预测香港楼价将因泡沫暴跌五成,结果被他“不幸言中”,其声誉迅即一路高涨。近年来,

摩根士丹利手握重金在内地
房地产
市场四处布局,但谢国忠认为房地产泡沫已经十分严重,从2004年开始,他甚至成为宣扬内地“房地产泡沫论”第一人。当时,大摩中国公司出面澄清,谢国忠只是提出个人观点,他不是公司的管理人员,分析意见也不代表大摩。

  此次的邮件门事件只是历史重演。谢在邮件中对新加坡政府、政要大放厥词,由于内容太具爆炸性,谢的名气又大,电邮迅速在投资银行界及基金界流传,很快便被新加坡当局看到,向摩根士丹利表示强烈抗议。一边是无法舍弃的超级大客户,一边是声名在外的王牌员工,大摩这次终于要做出抉择。摩根士丹利对外表示:谢的邮件内容并非摩根士丹利的观点,我们一直支持新加坡以及认同新加坡过往的成就。

  这场博弈终以谢国忠黯然辞职收场。职业操守、信息公正,在强大的集团利益面前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一直以来,分析师们都在职业要求的公正性与集团利益之间寻求着微妙的平衡,当两者发生严重矛盾时,必然有一方要牺牲,这次轮到了谢国忠。

  谢国忠因为声名显赫,才能在商业利益之下最大限度地保持“真我的风采”。但还有多少默默无闻的分析师,因为外在的压力而发不出自己的声音,有多少真知灼见不为人知?如果越来越多的职业操守要让位于商业利益,对整个社会来说意味着什么?这是一个不得不让人深思的问题。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