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保质期”内的洋垃圾更该打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9日 07:59 中国质量新闻网

  听来新鲜:垃圾居然拥有“保质期”?您先别急着摇头,此事千真万确。不过,这个垃圾和别的垃圾不同,而是沾了个“洋”字。报载,广东省东莞市部分旧货市场低价销售二手电子设备,生意十分红火。据知情人透露:这些畅销的“便宜货”,竟然就是国家明令禁止的“电子洋垃圾”。更让人费解的是,地处闹市的“电子洋垃圾”交易,不仅持续多年,有的店家还公然打出“保修一年”和“诚信”的招牌。

  垃圾有了“保质期”,这可不是电视肥皂剧的戏说,而是荒唐透顶的市井实像。周围居民对这些旧货市场里的猫腻非常清楚,他们对那些售价800元的

笔记本电脑、600元的台式电脑、1000元的复印机从不问津。那么,这些价格便宜得令人难以置信的货色是如何出笼的?据暗访记者目击:在许多商铺门口,外观崭新的电视机码得整整齐齐;而每个商铺里几乎就是一个小型车间——来自国外的旧电视被大卸八块,经过工人简单焊接组装,再换上没有任何标识的新机壳,这台售价在三五百元不等的“新”电视就下线了。专家称:消费者如购买这种货色,就等于给家里搬回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起火灾、爆炸等恶性事故。恐怕没有人相信:假如惨剧真的发生,消费者还能凭着形同废纸的“保修单”向不法商户讨个说法吗?

  很明显,给洋垃圾打上“保质”的标签,并非“

行为艺术”,而是出于其无耻牟利的目的。据了解,这些翻新洋垃圾主要销往老少边穷地区,或是一些低收入人群和贫困家庭。为了达到欺骗的“完美”效果,不法商家不仅巧施手段,将产品外壳装扮一新,通常还会效仿知名正规企业,给这些“垃圾产品”缀以“合格”、“保质”的字样。他们以为,这样做就可以瞒天过海,让那些手头拮据的消费者老老实实地上当。针对这种伎俩,有关部门有义务把工作做在前面,把事实真相告诉所有的消费者:不能只图便宜购买可疑的廉价商品,更不能相信那些拥有“保质期”的洋破烂。试想,假如破烂也有“保质期”,那我们的市场岂不等同一个大大的垃圾场?

  目前,社会上出现一个奇怪倾向:某些歪瓜裂枣的“事业”正在向“正规化”看齐。不是有消息说,造假企业的车间里也张贴着“质量第一”的标语吗?一些城镇的售假商摊也摆着“假一罚十”的标牌吗?这说明,苍蝇不光迷恋于臭气熏天的垃圾桶,它们对宴席上的美味佳肴更感兴趣。毫无疑问,假如不迅即对其采取有效打击措施,彻底捣毁这类加工垃圾的烂摊子,那些贪婪成性的造假分子绝不会停留于一般“保质”或“诚信”的档次,下一步很有可能还要在业内“评奖”或“上星”呢。一句话,只要能使自己手中的货色“旺销”,资金尽快回笼,这些家伙就会铤而走险,什么样的勾当都肯试上一试。

  鉴于对手的气焰嚣张,不妨将其看成一场挑战。如果不迅即回应,狠狠敲掉造假分子的“职业自豪感”,当地职能部门则很难摆脱“无能”和“失职”的阴影,还可能致使自己的执法形象大打折扣。就是要用严惩来告知不法商家:若要继续从事造假害人的勾当,并且胆敢为洋垃圾“保修”,其结果只能是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除此之外,还应公开表态:这一次不仅要严打,还要为这个“严打”明确“保质期”———这个“保质期”就是保证让洋垃圾的爱好者倾家荡产,并将这个孳生垃圾的市场打扫得干干净净。

作者:林 鸣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