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黄鹤归来处清泉静静流----“百年宗关”兴衰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9日 07:48 荆楚网-湖北日报

  记者江萌 通讯员张仁港

  凸出的门楼,雕花的窗棂,汉江宗关北岸,一座百年红楼静静矗立。

  昨日,这座由百年水厂西式泵房改建的陈列馆正式建成。

  透过陈列馆内一根根锈迹斑斑的水管,依稀让人们辨认出历史的沧桑。

  就是在这里,汉江之滨的武汉宗关,100年前,第一根自来水管在此埋下。这不仅成为中国近代自来水事业的发祥地,更揭开了武汉近代文明的曙光。

  近代自来水发祥地

  1906年,浙江商人宋炜臣联合浙、鄂、赣等10余名巨商,联名向湖广总督张之洞呈办水电,获批后筹集龙银300万元,成立“商办汉镇既济水电股份有限公司”,分设水电两厂,水厂始称既济水厂。

  水厂的选址定在当时一片荒芜的宗关。此处距汉水入江口约6.4公里,江面宽阔平坦极易取水。

  武汉市

图书馆地方志专家徐明庭老人介绍,1909年9月4日,水厂建成投产。当水管中哗哗流出自来水时,人们还不敢喝这洋玩意。水厂创始人宋炜臣率先当众喝下了自来水。虽然当时水厂日供水能力仅2.7万立方米,供水范围只限于汉口租界方圆4.3平方公里的地区,但就是这汩汩涌出的清泉,让现代城市文明的曙光初照江城。

  100年过去了,无论是炮火硝烟的战火岁月,还是如火如荼的建设时期,宗关水厂、汉口水塔一直矗立在汉水长江之滨,见证了大汉口荣辱兴衰整整100年。

  守在江边没水吃

  自来水问世了,但只供于租界的限制,仍然让贫苦的百姓“望水兴叹”。到1949年武汉解放,全市日供水能力仅为10.6万立方米。大部分市民依然靠挑水生活。

  10年“文革”结束,国内经济几近崩溃,武汉自来水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到1975年,汉口供水压力明显不足,部分地区二楼以上就无水,市民告急、工厂告急、学校告急……

  在水厂工作了30多年的姚德清回忆,当时为了接水,不少家住楼房的市民只得深夜起床,用缸盆接水。众多单位限水使用。

  住在长江汉水边的江城市民,竟然到了用水干涸的地步!

  武汉水荒,震惊中央。当时在中央负责经济工作的李先念同志指示,武汉要尽快解决“长江边上无水吃”的问题。

  1976年,一场由150多个企事业单位参加的、长达10年的“武汉自来水会战”拉开序幕。等到会战结束,该厂日供水能力达80万立方米。上世纪90年代中期,更是达到105万立方米。

  百岁的宗关水厂以冲刺的速度跑到了全国制水大厂、历史大厂的前列!

  脱胎换骨的裂变

  在水厂大门的汉江边,静静地停着五条红色的取水泵船,走上船甲板,阵阵“嗡嗡”轰鸣振动声让人脚底发抖。十几根直径均在一米以上的粗大黑色取水管伸向江底,汉口72%的区域,125万人口的用水就源于此。“水中含沙,池子经常要关闸门后放水清洗。”厂长罗铭波回忆,当时启闭闸门要2个人用力才能搬动。一个滤池十几个闸门,一趟下来累得气喘吁吁。

  搬完闸门然后清沙。30年前,一次清理出来的积沙竟然堆成了三四百米长的沙墙。全厂人数最多时仅挖沙队就达三四十人。“现在要打开闸门、清洗池底,鼠标一点,设备几秒钟内自动运转,根本不需要多少人工。”回想当年,罗铭波感慨万千。如今,调度室内,两位姑娘轻松地注视着

液晶电脑上水质、水压、水位的图形变化。

  2001年以后,水厂开始了“换芯”工程。武汉市水务集团投资3.2亿元分别改造取水、沉淀、过滤等工程。今年9月,最后一座净水系统更新完毕,水质浊度低于0.5NTU(水质浊度单位),出厂前的成品水不但可直接饮用,更可与欧洲部分国家水质媲美。

  现在的宗关水厂,日供水量占全市1/3,服务人口超过百万,是当年建厂的上10倍。当了半个多世纪“高楼

状元”的汉口水塔早已淹没在鳞次栉比的楼群中。

  黄鹤归来处,已是清泉静静流……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