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国际人才中国“淘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8日 09:02 经济参考报

  在荷兰高级专家组织工作的莫瑞拉女士12年后再回到北京时,已经认不出当年她曾生活、学习过的地方了。“中国这12年的变化太大了,感觉像是两个不同的国家一样”,莫瑞拉这样表达着心中的感慨。

  12年前,她曾在北京大学学习,12年后的今天,她又回到中国,参加在沈阳举行的2006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希望为中国引进荷兰人才。

  和莫瑞拉女士的感觉一样,生活在中国的众多外国人正在感受着这个古老国度日新月异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同时也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才来中国工作。统计数字显示,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每年引进的外国人才约千人,而2005年,来华工作的外藉专家和外籍技术人员已达34万人次。

  中国正在成为外国人才施展才华的沃土。

  来中国工作的外国人才不仅是数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质量的提高。国家外国专家局新闻发言人刘永志对来中国工作的外国人才总结了几多几少:以前是退休的多,现在是年富力强的越来越多;以前是一般性人才多,现在是高级人才越来越多;以前是短期工作的多,现在长期工作的越来越多。

  对于这种变化,鞍山科技大学国际交流合作处处长张崇民也深有感触。由于学校名气不大,五年前,学校在招聘外教时常常是候选人少于要招的人数,而且人员质量很差,有些人根本没有从事过外语教学,甚至母语不是要教的语言。而现在,不仅挑选余地大了,而且所有应聘外教都要符合学校制订的条件,既要学过教育学,又要有教学经验。

  “经济的快速崛起和社会日益充满活力是中国越来越吸引外国人的主要原因”,刘永志说,近日在沈阳举行的2006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上,刘永志对未来中国吸引外国人才的前景感到乐观。“起码在五年内,中国每年引进外国人才的数量不会减少”,他做出了大胆的预测。

  经济的发展不仅带来了更多的工作机会、产生了更多对外国人才的需求,也使得中国的用人单位在招聘外国人才时能够提供更高的待遇。张崇民说,鞍山科技大学现在给外教提供的薪水已经比五年前提高了30%。而越来越多有实力的中国企业在面向国际人才市场招聘高级管理人才时,已经开出了在普通中国人看来是天价的薪水。

  某投资咨询公司根据上市公司2005年年报所做的“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持股状况综合研究报告”显示,深圳发展银行外籍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法兰克·纽曼以602.57万元年薪,位列中国1300多家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之首。

  刘永志说,现在中国一些大的国有或民营企业、重点高校和其他一些重要岗位所能提供的待遇已经可以不比国外竞争对手差,甚至超过国外竞争对手,这也是对外国人才产生吸引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中国工作,使中国的人才市场成为许多国外猎头公司争夺的对象,一些猎头公司甚至将其亚洲总部从新加坡等地迁至上海。英国海外专家咨询组织的约翰·伯利森说,这个组织从1988年开始介绍英国专家来中国工作,这些年来,来中国工作的英国专家越来越多,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用人单位开始舍得为这个组织提供的中介服务付费了,这使得该组织从2005年开始在对中国的业务上实现了收支相抵,并略有盈余。约翰·伯利森说,“这对我们的中国业务来讲,是一个转折点”。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原来对外国人才需求很少的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现在对外国人才的需求也日益上升。老工业基地辽宁省先后与欧美、俄罗斯、日本、韩国、

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近几年每年引进国外经济、文教和技术管理专家近万人。

  刘永志说,连续在南京举办了四届的“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今年移师沈阳举办,也是因为国家实施“振兴东北”战略以后,东北地区对外国人才的需求迅速增长。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对外国人才需求的增长,加上沿海地区对外国人才的需求依旧强劲,导致中国对外国人才的总体需求呈现出增长态势。

  在2006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上,菏泽市人事局副局长李庆新带来了近20个需求外国人才的农业项目,这个山东省内以农业为主的欠发达城市希望借这次大会找到更多的外国农业专家,帮助当地农民发展经济。李庆新说,当地尝到了引进外国人才的甜头,当地一个养牛村甚至在外国专家的帮助下,成功地繁殖出了克隆牛。

  刘永志认为,尽管中国对外国人才越来越有吸引力,但是中国对外国人才的需求将越来越“挑剔”,那些一般性的外国人才将会越来越多地被中国本地人才代替,而那些具有创新型思维、掌握高科技和具有科学决策能力的人才才会在中国的人才市场上具有

竞争力


 本报记者 陈孟阳 王莹 林立平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