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高校课程设置应有底线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8日 03:55 深圳商报

  日前,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在公开场合表示,厦门大学要将高尔夫列为多个专业的必修课,今年06级学生都要上高尔夫球课。理由之一为,精英教育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培养精英是高等教育公益性的最高体现。显然,比起此前北京大学修建高尔夫球练习场、将高尔夫列为选修课,厦门大学这次走得更远。

  厦大首次把高尔夫列为必修课,某种意义上是在挑战高校课程市场化的极限。从课程设置来看,过度强调商业化技能、忽视知识修养是舍本逐末;从思想导向来看,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高校设置某些特殊课程有可能让大学生的心态误入歧途。

  必修课是高校课程设置中最基础的课程,面向全部学生。因此其涵盖的应是一个合格大学生具备的基本技能,包括人文知识修养、一门外语的基本掌握、身体素质等。在很多著名高校,不仅把学习人文经典列为必修课,体育锻炼的地位也不低。我国

清华大学老校长蒋南翔提出“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口号,激励着一代代清华人锻炼体魄,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对毕业生的考核之一是游泳达到30米。虽然同是体育项目,
高尔夫
进入大学却带着很强的功利色彩。

  高尔夫进入公众视野,伴随的多是“知名企业家参加某某高尔夫邀请赛”,因此人们往往把高尔夫与商业、成功联系起来。因此有些高校院系本着“企业家要从学生抓起”的原则,把高尔夫列入课程。这种做法其实陷入了几个认识的误区。

  首先,诚然很多活跃在球场上的是经过多年奋斗功成名就的企业家,但即便如此,在绿茵场上潇洒挥杆也不是他们工作和生活的常态。

  其次,高尔夫球并不是进行商业活动的基本技能,根本不懂打高尔夫球的企业家比比皆是,万科老总王石、高露洁CEO鲁本·马克等都没有因此影响自己的事业成就。对普通员工来说,基本的工作能力、学习态度也比会打高尔夫重要得多。

  第三,有一种说法是,管理院系的学生工作中大多要接触商业界人士,而高尔夫球是重要社交活动项目。那按照技能培训要在大学中完成的逻辑,是否营销系的学生就必须培训喝酒?公关专业的学生就非得学会登门“攻关”?

  在大学生就业形势已然严峻的今天,教育部有关人士已经多次呼吁,大学生不能再自诩为社会的精英,要怀着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心态和定位去参与就业选择和就业竞争。在这个转折的路口上,教育机构应该多引导学生调低期望值,尽快实现从“精英”到“普通劳动者”的转变,而不是把一些“贵族项目”列为必修课。高校在教学上面向市场进行调整本是一个进步,但过度商业化带来的后果却不能不让我们警惕。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