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四川构建西部生态强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7日 09:25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韩清华肖建斌吴平华

  生态是生产力,环境就是竞争力。步入重要发展机遇期的四川,是长江上游的生态屏障和全国生态建设重点区,其生态建设对我国的影响重大。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四川省政府提出建设生态四川的战略构想,日前出台了《四川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宣布四川生态省建设正式启动。据该纲要称,四川将在15年内,分三个阶段,建成生态经济发达、生态环境优美、生态家园和谐、生态文化繁荣、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的西部第一生态强省。

  五大体系支撑生态建设

  “2004年,四川就确立了生态立省的战略,提出‘建设生态四川、打造绿色天府’的奋斗目标,着力于生态经济体系、生态环境体系、生态文化体系、生态社会体系、能力支撑体系建设,力争通过努力建成西部生态强省。”四川省副省长刘晓峰告诉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根据《四川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2006-2010年为全面启动阶段,将建成一批新的生态功能保护区;2011-2015年为整体推进阶段,将建成一批生态建设重点工程,新型工业化和发展生态经济方面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2016-2020年,初步实现生态目标,形成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经济节约型经济,初步建成生态经济强省。

  四川在生态建设中将突出五个体系建设:一是生态经济体系。重点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旅游业、生态交通业、清洁能源、环保产业、生态服务业八大产业。二是生态环境体系。强调对水、国土、矿产和生物等资源的合理利用;加强水、大气、固废、噪声和核与辐射污染的防治,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遏制高速经济发展给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三是生态文化体系。实施生态文化教育、生态文化工程、绿色消费三项行动计划。四是生态社会体系。实施人口素质、生态城镇、生态乡村、生态社区、卫生健康、生态扶贫、生态移民、防灾减灾八大工程。五是能力支撑体系。努力增强决策、科技、检测、减灾、应急五个方面的能力。

  分区推进生态省建设

  生态四川的建设,对该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全局性和决定性的影响。面对传统增长方式下环境恶化、能源短缺等负面效应,沿海经济较发达的浙江、广东、江苏等地纷纷谋求经济向绿色化、生态协调化的方向转型。对四川而言,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既是借鉴更是警示:发展不可持续,跨越便无从谈起。四川要跨越,不能重蹈先污染后治理、重经济轻生态的发展老路。据有关部门对四川“十五”计划完成情况的测算,主要经济指标均可完成或超额完成任务,但环保治污等几项指标差距却不小。

  面对资源和环境的巨大压力四川省作出《关于建设生态省的决定》,提出既要讲经济社会效益,又要讲生态环境效益,向经济绿色化、生态协调化的方向转型。同时明确了生态省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奋斗目标和指标评价体系,特别在国家22项指标体系基础上,结合四川实际增加了“万元工业总产值能耗、万元工业增加值水耗”等6项指标。

  根据《四川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全省将分为成都平原区、盆地丘陵区、盆周山地区、川南山地丘陵区、攀西地区、川西高山高原区、川西北江河源区7个功能建设区,实行分区分类推进,并明确了各功能区的发展方向,如优先、重点发展的领域和产业,限制、禁止发展的领域和产业等。

  为确保生态省建设的顺利推进,四川省政府成立了生态省建设协调小组。生态省建设各项指标完成情况要与各地干部政绩挂钩,全省上下要建立健全条块结合的管理体制,实行属地管理,强化层级负责。要求各级政府围绕生态省建设总体目标,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生态建设规划;各级政府当年用于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的资金要高于上年GDP增长幅度并逐年提高,各有关部门的年度预算中要安排一定比例资金用于生态省建设;要建立环境资源市场配置机制,建立环境资源定价标准体系。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