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水价改革之青岛样本:廉价资源使用年代走向终结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6日 16:24 中国新闻网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沿着胶州湾从高速公路驶入青岛,视线便直接伸向了海域深处,仿佛正在走向美丽的东海龙宫。但是,这个美丽的北方滨海城市,和大部分北方城市一样,缺水!

  缺水的原因,是青岛地域内的大大小小100多条河流,最长的一条河流才100多公里,而且都属于季节性河流,没有常流性河流,下雨则有水,两三年后又没水。

  9月份,青岛再次传出调整水价的消息,工业用水收费实行阶梯水价,阶梯水价被称为发改委推动水价改革的重要手段。阶梯水价的意思就是,政府给用户、企业一个限额,譬如,根据企业以往的用水量2个月是100吨,那么实行阶梯水价后,如果2个月的用量超过了100吨,超过的部分将执行高价收费。目前青岛的工业企业已经实行阶梯水价,居民用水这一块还没启用。

  阶梯水价措施的官方解释,一方面,可以让低收入群体享受低水价的福利,另一方面,阶梯水价通过实行多阶梯定价,遏制无节制用水,让他们为过多消耗的水资源付出应有的代价。

  据青岛海润供水有限公司有关人员透露说,阶梯水价肯定是大势所趋,市政府早就有这样一个想法,包括现在做的“一户一表”改造工程都是为阶梯水价做准备。

  青岛的自来水生意

  青岛缺水由来已久。青岛海润自来水集团有关人员介绍说,青岛的自来水设施是德国人建的。1899年,青岛大旱,绝大部分井水干涸,传染病蔓延,当时的德国占领者当局不得不着手建设城市供水设施,在现在的海泊河公园一带打水井50眼,将井水集中消毒后,再用

柴油机带动水泵,通过沿途敷设的供水管道,送至观象山的贮水池,再送至用户。此工程使青岛成为国内最早具有供水能力的城市之一。

  建国后由于一直备受缺水的困扰,上个世纪70年代末,青岛市政府四引沽河水,青岛的日供水量终于突破20万立方米,但并没有根本解决问题,青岛用水曾经困难到连军备用水也无法保证。

  1985年10月,国务院批准投资10亿元兴建“引黄济青”工程,历经4年,黄河水正式引向青岛市区。海润有关人员透露,国家拿钱不是无偿的,钱用了是要还的,所以,国家制定的黄河用水价格是非常高的,大约1元左右/立方米。这给青岛市财政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2000年,为盘活国有资产,减轻财政压力,青岛市市政公用局牵头合资谈判。两年后,青岛市海润自来水集团与中法水务投资有限公司合作,成立青岛中法海润供水有限公司。公司投资总额为2.5亿元人民币,双方各占50%的股份,其中市自来水集团以白沙河水厂和已投产的仙家寨新水厂的资产作为投资,中法水务投入相当于1.25亿元人民币的港币现金,合作期限为25年,合作期满后,固定资产无偿交还青岛市海润自来水集团。

  青岛地方媒体把这一合作的解释为,双方合作组建的青岛中法海润供水有限公司,业务集中在制水这一中间环节,新公司将原水制成达标的自来水后,出售给自来水集团,自来水集团再将水出售给用户。合作的实质是,市自来水集团将两个水厂25年的经营权,作价1.25亿元现金,“卖”给了中法水务。

  青岛模式被称为BOT,就是近年来外资进入中国水务市场采取的主要的模式,即政府和企业达成协议,允许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建设某一基础设施,经营该设施,并在水价中得到回报。在协议期限过后,该基础设施再归政府所有,协议期限通常是20年。

  这样的模式把自来水公司的“原水-制水-销水”三个环节完全分开,以便每一个环节的运行成本都可以准确计算,更容易确立明确的买卖关系,因为,吸引外方合资不能让其无钱可赚。

  有人曾经怀疑,青岛的“洋水务”在25年的经营期限内能否收回成本。而一项内部预算表明,在10年之内他们就将收回投资,换句话,中法水务至少有15年的收益是纯赚。

  海润有关人员对本刊记者表示,这种形式对国有自来水企业而言没有实际意义,水厂还是那个水厂,企业现状还是那个现状,盘活的资产主要还是对政府有利。因为,合资并没有改变青岛海润自来水公司的倒挂问题,反而越来越大,每年大概都有1亿的亏损。

  海润集团有限公司有关人员对本刊记者表示,虽然电价不停地在涨,也在影响制水成本,但对企业成本影响最大的因素还是黄河水太贵。

  青岛市公用事业局有关人员表示,目前合资情况还不错,中法水务在中国与十几家公司合作,青岛是最好的,尽管利润空间还不大,但收益稳定。

  青岛市有关方面表示,如果时机成熟,其他水厂也将参照这一模式踏上转型之路。合作的对象可能是外资,也可能是内资,但有一个原则是明确的,那就是投资主体一定要实现多元化。

  [1]

 [1] [2] [下一页]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