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航天育种打出“冀”字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6日 09:43 河北日报

  9月24日,随着我国首颗专门为育种研制的返回式科学技术试验卫星———“实践八号”返回仓成功落地,我省作物航天育种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实践八号’育种卫星,承载着我们育种人太多的希望。”省粮油所油料作物育种专家李玉荣说这话时,正在收获航天冀芝1号和航天冀芝3号的种子。她说,航天育种技术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项高科技育种新技术。航天育种,就是利用返回式卫星所能达到的空间环境,对植物(种子)进行诱变处理,以产生有益变异。返回地面种植后,这些变化就会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来,航天育种的研究工作者就是研究这些变异的规律,然后在地面选育新种质、新材料,培育新品种。

  李玉荣说,她的航天育种研究始于2003年,她选择了冀芝1号和冀芝3号单株种子各500克通过第18颗返回式科学技术与试验卫星搭载上天,2004年她和课题组的科研人员便开始对航天冀芝1号和航天冀芝3号种子进行再选育,今年已是第三个年头了。据了解,两个品种均为白芝麻,冀芝1号具有高产、早熟、高油、高抗枯萎病、抗性好、适应性广等优点,但籽粒色泽暗,航天育种的目的是改变其籽粒色泽;冀芝3号虽然高产、早熟、高油,但适应性差、抗性差,航天育种的目的是增强品种的抗性和适应性。3年来,通过航天芝麻和未航天芝麻的田间观察比较,发现航天冀芝1号在保留原来优异特性的基础上,籽粒色泽和外观品质都有所改善;航天冀芝3号的丰产性和抗性也都有所提高。明年,李玉荣决定对两个航天品种进行产量鉴定试验,随后也就可以进入田间区域试验阶段了,离大面积推广就不远了。

  与李玉荣的航天芝麻育种研究相比,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也通过第18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搭载种子,对冀228、冀2000、冀1286等5个棉花品种进行了航天处理,以求创新出有益变异,进一步提高其抗病性、丰产性和纤维品质。上述品种的种子经航天搭载后,其后代分离较重,变异类型多,部分变异株的抗逆性、丰产性和纤维品质性状明显提高。经过3年的南繁加代、自交纯合和定向胁迫选择,已经选育出20余个抗病性突出、抗逆性强、高产、优质的稳定品系,待进行区域试验、审定后,便可提供生产应用。

  此外,我省的唐山农业科学研究所培育的花生和高粱种子也搭乘我国第17颗返回式卫星去了太空旅行,目前,航

天花生和航天高粱育种研究也在我省进行着。也许在不远的将来,我省科研人员自己培育的“冀”字牌航天品种会在燕赵大地开花结果。

  □本报记者 赵红梅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