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遍地造坊 成都大卖民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6日 06:15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记者龙刚李永红王立摄影谭曦

  青砖碧瓦、雕梁画栋、石板古街……仿佛一夜之间,川西古建筑群就像雨后春笋般遍布蓉城;衬着这道背景,早已消失的赶庙会、唱堂会、磨刀人、打更人悄悄再现成都街头———于是,一种别致的消费形态也崛起成了一道风景:继锦里古街走红蓉城之后,文殊坊在今年“十一”火爆登场,顿时成为成都人节假日的大热去处;与此同时,大慈寺、宽窄巷子、青羊坊、水井坊等“古街社区”也在紧锣密鼓地建设当中。看来,一种崭新的营商模式———民俗消费或民俗经济,正在成都呈现出蓬勃之势。那么,这种经济现象是市场的理智选择还是又一轮人造景观?是文化的安然回巢还是市场的美丽昙花?

  A走访“街坊”

  一条古街顿成旅游热点

  昨日上午10点,武侯祠左侧的锦里门口,导游黄小姐正带着20多位广东游客往里走。她说她带团到锦里已不下100次,锦里已俨然成为“成都特色游”的一个重要景点,这几年,越来越多的外来游客对成都的民俗建筑和老成都文化兴趣盎然———在锦里短短几百米的仿古街道上,面对威武高大的“黑张飞”、品味着人力黄包车和各种民间小吃及手工艺品,川流不息的人群用眼睛、耳朵、口舌和心灵感受到了成都厚重的历史文化。

  不出意料,10月1日刚刚开街的文殊坊,也引得各地游客纷纷涌入,这里,一处处逼真的古典宅院、精致的假山池沼、古色古香的曲径回廊和从远处移栽而来的名木古树,无不浸透着老四川的民俗风情。看民居,品小吃,观表演……一个20多平方米的玻璃房子中正在进行的巨幅蜀绣表演吸引了大量游人的目光。现场负责人介绍说,国庆大假期间,这里每天有超过5万名游客专程前来“捧场”。

  “我们平均每天接待游客肯定超过1万人。”昨日,锦里有关人士称,保守估计,今年的游客数肯定能突破400万人次。目前,锦里正联合武侯祠申报国家4A级景区。只用了短短两年,锦里就以“体验民俗文化”为最大卖点,迅速升格为“成都游”的最热景点之一。

  一碗荞面胜过无数佳肴

  都说仿古街主要卖的是“文化”。在这里,既有画家、建筑师、服装师交流的场所,也有驴友、摄友、车友的主题酒吧,还汇集了不同风格的水吧和餐吧,每到晚上总是人满为患。据锦里莲花府邸的人介绍,每晚8点以后,锦里酒吧的上座率普遍达到80%以上,大大小小的节日、假日更是座无虚席。

  不仅酒吧、茶坊生意兴隆,锦里、文殊坊还网罗了四川各地的名小吃,南来北往的“好吃嘴”们排队“解馋”的场景随处可见。锦里一家卖荞面的老板说,“别小看我这个生意,很多游客就是冲这地道的川味来的,我的荞面最多一天卖了1400碗!”

  “完全没有想到,最近生意火爆得出奇!”卖蚕丝制品的岳江说,他每天可以卖出几十床蚕丝被。岳江原是阆中的个体户,两年前他决定来锦里“赌”上一把,投资10多万元打了一家门店。谁知道,他的蚕丝制品竟一炮走红,现在又把店开到了文殊坊。

  一座古城带活一片商圈

  众所周知,文殊院区域过去一直以民居为主,商业氛围除了著名的丧葬用品外,别无长物。但文殊坊的火爆开街立即让整个区域的商业焕发活力。文殊坊一卖宫廷桃酥的老板坦言,他在这条街上做了几年生意,以前一天卖上百斤桃酥就算好得很了,“现在翻了一倍!”

  据了解,文殊坊一带由于原有房屋租赁合约还未到期,租金好几年都没有上调过了,但眼下,房东们均表示马上要提高房租,甚至比原来高50%。连人民中路、草市街,甚至北东街的商铺也纷纷沾了“文殊坊”的光,从这个月起上调租金了。

  昨天上午,草市街一房屋中介商在玻璃门上贴出几张新信息单,其中几套商铺、住宅均写有“离文殊坊只有近百米远”的字样。业务员说,很多业主都在这个周末把租金价格提高了20%以上,但照样供不应求。此外,文殊坊周边的很多商店,从国庆后都将营业时间延后了一个小时。

  “锦里开街之后,其周边又新兴了几个商业楼盘,比如现在比较热闹的耍都,政府主管部门是其幕后推手,有意将整个武侯祠地区做成旅游休闲商业区。”武侯区政府一人士告诉记者,目前,这一带的夜生活已成为成都夜消费的一个亮点,锦里二期项目也正在规划开发之中,预计到明年底,整个商圈将更加成熟完善。

  B揭秘“手法”

  “锦里模式”的标本意义

  坐在锦里的三国茶园,锦里管理公司总经理刘承志侃侃谈起锦里这两年的“风光”。他已经记不清到底接待了好多前来采访的媒体记者,也数不清曾有多少外地考察团前来学习交流了。但他说,锦里无疑已经成为国内以文化为内核,来盘活整个社区经济的“标本”。2004年底,开街不到一个月,锦里就捧回了“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牌子,成为10家“国范”之一。

  2002年锦里动工时,武侯祠内北侧一块10多亩的土地用来堆放建筑垃圾。为何不利用武侯祠的“三国文化”资源,走市场化运作之路,把它打造成川西民俗文化的体验旅游文化休闲一条街呢?实践证明,这是一个奇妙的创意。

  2004年,武侯祠与刘承志的文化公司合资组建了经营管理公司。“锦里古街”的品牌、土地和所有店面的所有权属于博物馆,经营权属于管理公司。刘承志说,投资近2000万元的锦里2004年10月底开街后,2005年即收到了成效,全年数千万元的销售收入让商家们喜笑颜开。一时间,锦里招商办面前经常有人排队,各路商户抱着大摞现金申请“入驻”。毫无疑问,锦里成功了。

  “锦里门槛”的营商价值

  “要是当初把大门敞开,我估计现在的锦里已经死了。”回忆起当初的招商,刘承志舒了口长气:“那时候,我们招商有点难,卖旅游工艺品的一大堆,但我们还是咬紧牙关———推了,结果,锦里有一半的特色民俗商品是我们招来的。”

  刘承志说,起初坚持“只租不售”原则,有利于整条街商业项目的统一打造。目前,锦里的商家都在管理公司的科学规划下,民俗工艺品、旅游工艺品、餐饮酒吧、四川名优小吃种类齐全。

  刘承志把锦里的商家都当成了自家的员工,每月对商家列出了安全、投诉、服装等15项指标,进行量化的“绩效考核”,并每月排出前三名和后三名,分别给予减免房租和增加房租的奖惩。这一招很见效,很快便形成了集体维护锦里品牌的良好氛围。

  文殊坊“野心”:超越锦里

  “文殊坊堪称成都历史文化保护的又一成功典范!”成都市房管局局长周鸿德这样评价文殊坊。总投资金额达22.2亿元,规划总占地面积403亩的文殊院历史文化保护区———文殊坊,在“十一”期间揭开其神秘面纱后,引起的关注大有胜过当

  年锦里的架势。

  “文殊坊”的规划和建设,比当年的锦里走得远———它将整个“文殊院街区”按其地理和环境特征,通过再现川西特色建筑,恢复传统街区风貌,重拾川西休闲遗风,来打造“都市休闲旅游第一街”。从一开始,就有政府、企业和社区三只手在一起运作。成

  都民间艺术家李伯清也是参与商家之一,600多平方米的“李伯清书院”现已成文殊

  坊一亮点。珠宝玉器、餐饮、收藏、蜀绣等商家的悉数入驻,若干条老街的重新包装,以及部分商住院落的同时开发,使文殊坊看

  起来很想超越对“锦里模式”的简单复制,而是一种从规模到内容的全面放大。

  今年7月初,文殊坊对外招商,千余户商家和投资者提出入场经营申请,为了抢夺入场经营许可权,这里几乎被踏破门槛。据文殊坊管理公司副总经理傅强透露,他们专门成立了专家评审团,严格审定进驻商家的经营特色,经过公司高层的激烈争论,文殊坊最后也采取了“只租不售”策略。

  C

  “历史”教材

  老成都影视城悄然“谢幕”

  事实上,成都在上世纪90年代末就开始开发“民俗经济”了。位于成都土桥的老成都影视城,就是成都人的记忆之一。当年,老成都影视城也曾异常红火,其仿古城墙、川西民居和民间工艺也引来了大量看客,《傻儿司令》、《王保长新篇》、《双枪老太婆》等影视剧都曾在这里取景拍摄。

  但是,老成都影视城一开始就埋下了“隐患”,由于债权问题,承建影视文化娱乐城的包工头成为“老总”,全面接手娱乐城的经营管理。后来影视城多次易主,去年底虽曾对外宣称将重出江湖,但已然回天乏术。最后,影视城于几个月前全部拆除。

  “老成都影视城的开发太急功近利了”。一业内人士惋惜道,它的经营管理者自身的问题太多,下马是迟早的事。

  同时,同样属商业街区的城南某

商业地产项目,商铺推出一个月后就销售告罄。正在
开发商
弹冠相庆之时,市场却出现严峻的管理问题———卖服装的隔壁却是小面馆,经营项目非常混乱。昨日,其中一位商家告诉记者,现在这里几天不开张是常事,商家经营都面临困难。

  D

  “现象”思考

  为“蜂拥而上”担心

  正当古城古街正在成都风靡之际,锦里老总刘承志悄悄嘀咕的一句大实话,听起来却有点让人玩味:“现在模仿锦里的地方太多了,我们时刻都有很强的危机感。”

  刘承志说这番话时,锦里正在进行二期规划,而文殊坊的二期开发也列上了日程。与此同时,成都还有一大批仿古街区或在“排队候场”,或在火热建设之中———宽窄巷子片区已经完成了5个院落的建设;大慈寺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广东会馆4号、5号院也已经修葺一新;此外,青羊区已经拿出青羊宫旁的一个地块,投资5000万元打造道家文化旅游商业街区“青羊坊”,有关方面计划明年8月将其建成,据称这将成为成都第二条“锦里”;而水井坊片区正在加紧建设,将被打造成“具有川西民居特色的休闲街区和旅游产品市场”,营造集餐饮、休闲、娱乐、观光为一体的旅游休闲商业区。

  在上述一系列的“人造古城”中,“民俗消费”无一例外地被定位于最大卖点。我们的问题是,这种消费模式在成都遍地开花后是否都好卖?要知

  道,假如把“民俗经济”在一定地区、一定时间的市场总需求比作一团面粉,那么,用它就只能做出一定分量的

蛋糕,面积铺得越大,这个蛋糕的实际分量就只能被摊薄。如果民俗古街真的在成都遍地开花了,再加之建设风格、经营定位没有差异化,会是啥场景?一旦出现只开“花”不结“果”的局面,肯定有人会因为难以为继而“谢幕”的。

  但愿,上述担心只是杞人忧天。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