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贾康教授:从价值规律到公共财政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3日 16:58 新浪财经

  

贾康教授:从价值规律到公共财政

图为著名财政经济学家贾康教授。(资料图片)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从价值规律到公共财政

  ——记著名财政经济学家贾康教授

  贾康博士,生于1954年7月。下过乡、当过兵、进过工厂,1977年考入北京经济学院(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后考入财政部科研所研究生部,获得硕士、博士学位,从1985年至今在财科所工作。现任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财政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财政研究》主编,北京市人民政府特聘专家,福建省人民政府和安徽省人民政府顾问,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国家行政学院、厦门大学、天津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校特聘教授。1995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评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高层次学术带头人。他的主要著作10余部,公开发表论文、文章700余篇。他与白景明合作的《县乡财政解困与财政体制创新》(《经济研究》2002第2期),于2003年获第十届孙冶方经济学奖。

  寒窗苦读

  贾康早年的求学历程显得十分坎坷。他1954年出生于江城武汉,一岁多时他随父母到北京,在首都读到小学五年级,那时便开始了“十年浩劫”。此后的教育则基本是靠自学来完成的,经历了两年初中,一年是在北京“复课闹革命”,另外一年则是随父母去湖北沙洋“五七干校”后,在汉江边的一所乡村小学“戴帽”初中班读书,这期间除了认真学习《毛泽东选集》等政治读物外,主要是约略学到了一些初中数学基本知识,从正负数概念到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公式。

  此后,他在江西度过了三个年头的军旅生活和在北京矿务局当了五年工人。在那个“工农兵占领大学”的年代里,强烈的求知欲和上进心并没有能够把“无后门可走”的他送进大学,于是他就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在工作之余、包括上下班乘坐公共汽车的时间,如饥似渴地阅读着马列、鲁迅著作和可借到的各种各样的“旧书”,这些精神食粮给他打下了一定程度的“知识储备”和良好的人格基础。终于,“文化大革命”结束了,他通过勤奋的自修和对解析几何等课程的突击补习,在粉碎“四人帮”后恢复高考的第一年,按第一志愿考入了北京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系。考上大学时,他“高兴得把手中抓着的外衣抛向天空”,颇有点 “范进中举”的感觉。

  贾康走入阔别多年的校园,带来了多年以来的期望、梦想以及自学过程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于是他远离社会的喧嚣,更加如饥似渴般地泡在图书馆、阅览室和教室,尽可能地汲取知识养分,并最终以八个学期各门考试课程全优的成绩完成了充实的大学生活。同时,多年辛勤的学习和笔耕也锻炼了他的写作才能,除了能够使自己的文字发表在校园的小报上以外,对他今后的研究工作也开始铺下基石。经过大学四年学习,他完全可以找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开始享受生活,然而他并没有止步,而是继续努力考入了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我国最早开办研究生部的部委研究机构,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以期在研究经济理论的基础上深入了解部门经济问题。多年的努力没有白费,贾康终于走上了一条对于财经理论和政策深思求解的研究之路。

  步入实践

  贾康进入财政部科研所读研究生的目的,是希望将经济理论与实际经济部门的运作结合起来研究,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的确,在这里给他增加了许多了解国家机关工作状态和深入基层调研的机会,能够将“务虚”与“务实”较好地结合起来。

  在长期的理论学习与思考积淀的基础上,贾康的学术论文《论广义、狭义价值规律》于1984年发表于经济学界当时最具权威性的刊物《经济研究》杂志,并以重点文章的规格刊出。不久,他只身一人在对江苏进行了近两个月的调查研究。

  那时的交通远没有现在方便,从南京到常州,到无锡,到南通,再到镇江,需要坐火车、转长途汽车、倒江轮,路途艰辛,他几次因病发烧到近40C°,但总是就近找一家医院打完退烧针,便重新继续调查的日程。这期间,他先后去了几十个工商企业、乡镇企业,走访了所到各个城市的财政部门和有关综合部门。他的调查报告和一系列文章也先后在刊物上发表。其中,介绍常州市综合财政工作的报告,后来在财政系统被称为“常州经验”。多年的生活积累和不断的求学,使他对于中国社会、中国经济、中国的历史与未来,充满着思考和探索。使他日后在实际问题的考察和对经济理论的思索中,能够不断找出现实运行中的问题和提出有份量的独到见解。

  洋为中用

  八十年代,恰逢国内掀起出国留学的热潮,贾康虽没有出国留学的计划。但也从未放松过外语学习。由于有着良好的英语基础,1988年夏天,由于一个偶然的机遇,他顺利地申请到了每年只在全球资助两人、入选率极低的美国亨氏基金进修项目,去匹兹堡大学进修一年,期间费用完全由亨氏基金承担。

  在大洋彼岸,他抱着“振兴中华”的愿望,像海绵吸水一样地努力学习有用的知识与方法。除财政经济方面的学习调研之外,还尽可能参加了各种学术交流、社会考察,足迹所至,包括东、西海岸若干大城市,以及弗吉尼亚与夏威夷。他好奇、悉心地体察美国这个“头号发达国家”的现状、历史、发展趋势、社会组织、市场运行、政府职能、科研状况、文化特点。国外的进修生活使他眼界和思路大为开阔,也使得他对“中国国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一年期满时,亨氏项目对贾康的进修十分满意,还有不少熟人劝他留下攻读博士学位。但他回国意向已定,他“不愿在四、五年后使自己为已为数不少的海外华人增加一个与中国情况相当隔膜的经济学博士”,因此在对回国后的一些现实困难作了较充分的思想准备后,便毅然踏上归途,如期归国。随身带有在美完成的《美国财政体系的特点及其对我国财政改革的启发》研究报告中英文本,并托运回国四大纸箱书籍资料。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回想起来,如果没有他在美国的学习,以及后来对德国、法国、英国、瑞士、俄罗斯、澳大利亚、加拿大、意大利、瑞典、韩国、日本、加拿大、巴西、匈牙利、波兰等几十个国家访问、研讨的经历,他对中国的国情可能很难有全面和透彻的了解,他的研究成果也可能无法这么契合地对应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

  大器渐成

  贾康在经济学界应属于出道较早者,但他心态上并不“急于求成”,也确实在一段时间内,由于种种原因,虽成果不少,但“进步不快”,迟至1993年得以评为副研究员。其后,有大器渐成的态势和轨迹。1994年担任财科所副所长,1995年破格晋升为正研究员,同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评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高层次学术带头人。1998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2001年5月出任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成立以来最年轻的所长,并出任中国财政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财政部高级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副主任,《财政研究》主编。先后被多家地方政府、高校聘为顾问或兼职教授,并多次参加国家经济政策制订的研究工作,2002年6月24日受朱镕基总理之邀和2003年6月27日、2004年5月18日受温家宝总理之邀座谈经济工作,被媒体称之为"中南海问策"。2005年夏季,曾先后两次应邀参加温总理主持的经济形势和“十一五”规划思路专家座谈会,建言献策。他还多次主持国家级、部委级课题和国际合作研究项目, 在宏观经济政策、国民收入分配、财政基础理论、财政体制改革与税制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和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公共财政理论与政策等方面,都颇有建树。

  贾康并没有因为纷繁复杂的行政事务和头绪甚多的社会活动而停止对经济理论和财政政策的深入研究,相反,这些活动促进了他以更大的热情和获取更丰富的实践信息投入学术研究,形成了大量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的科研成果。这些成果受到了国务院有关方面和财政部领导的重视与肯定,也获得了学术领域的高度评价。

  其代表作多次受到全国性机构及国务院系统和财政科研系统的奖励。其中与白景明博士合作《县乡财政解困与财政体制创新》(《经济研究》2002第2期),获2003届孙冶方经济学奖。与方晓丘教授合作《深化财政改革的构想》(《财政研究》1989年第2期)获全国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周年理论讨论会论文奖;《关于我国宏观经济不稳定的制度性原因》(《财贸经济》1994年第6期)和与白景明合作的《财政与发展》(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获全国财政科研成果一等奖。其主要代表性论文还有《市场取向的改革与改革的配套》(《财政研究》1993年第4期);《我国财政收支平衡政策的历史考察》(《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2期);《中国政府收入来源及完善对策研究》(《经济研究》1998年第6期);《我国国债的适度规模与现实规模》(《经济研究》2000年第10期,与赵全厚博士合作)等。

  现在,贾康已经成为国内学术界和财经领域内财政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的著名专家。他奔走于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大业,力求在其中贡献自己的智慧、才华和热忱。在他的内心深处,实现人生价值的目标是在构建

和谐社会和国家现代化的过程中真正做到“先忧后乐”,奋发有为,生命不息,求索不止。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现代化而努力,为国家的长治久安献计献策,为人民群众谋求幸福,为弱势群体分忧解难,这就是他的责任,他的追求。

  撰稿:李全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