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海信:用“蓝海”战略获取“红海”规模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3日 09:24 中国经济时报

  记者陈凌馨青岛报道收购科龙到底为海信带来多少国际化机会?10月10日,海信在其召开的第三届全球客户大会上做了一次全新的盘点并发布全球市场目标:到2010年,电视产品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达到7%;冰箱产品将占据“中国第一、全球第三”的位置;空调产品将力争全球第四的位置。

  据悉,“用‘蓝海’战略获得‘红海’规模”成为大海信国际化新政的关键。海信理念上追求差异化的蓝海战略,是要继续发扬国内市场所保持的步步为赢的稳健战略,规避国际化陷阱与风险,以追求赢利为根本目标,全面推进“管理海信化”、“人才国际化”、“研发全球化”、“产品高端化”、“服务与制造当地化”的国际化策略。规模上追求“红海”,则是必须发挥海信和科龙形成的“年产彩电1100万台、空调900万套、冰箱1000万台”的强大产能,自主品牌与OEM相结合,既要“得名(自主品牌)”又要“得利(贴牌)”,以此大幅度提高国际市场的增长比例。

  “无论是‘红海’还是‘蓝海’,加大技术投入是全球战略的根本。”海信集团总裁于淑珉透露,继国内在青岛和顺德设立研发中心、海外在南非设立研发中心之后,海信年内将在欧洲和美国新增多媒体研发中心,以完全与当地接轨的研发速度顺应市场的需要。同时,在新产品投放上海信将一改以往先国内再国外的思路,采取先欧洲—再国内—再美国的市场推广计划,强行提高产品的技术、工艺、质量等国际标准。到2010年,研发投入占全集团销售收入的比重将超过5%,技术开发人员总数达到4200人。

  围绕这一目标,海信还将继续打造“海信式”管理体系,延续多年来形成的战略清晰、管理扎实、不断创新、财务透明、发展健康的企业风格,通过ERP定单保证系统、PLM全球研发系统、CRM客户服务系统以及联合采购系统等先进的管理技术,在全球发挥海信的管理优势。“所有研发以及管理人员三年内强行过英文关。”据说,这是在海信内部强力营造国际化氛围的最新规定。

  “到2010年,海信预计将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人民币,海外的产品和服务的收入比重将占到全集团总销售收入的40%。”于淑珉提出海信的全球发展目标。在利润方面,海信提出将保持较高利润,成为中国企业赢利能力最强的企业,力争接近国际同类企业的赢利水准。

  而在大会召开的同时,海信启动了其用以整合三品牌传播的VI(视觉识别)辅助系统,以色彩战略推动海信、科龙、容声三品牌的融合将成为海信多品牌战略的一个重要步骤。色彩这一人类共通的语言也将为海信打造国际化通途。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