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科技创新:中西部的“领头羊”与“辐射源”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2日 09:54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孙东辉孟歌 “科技创新要走在中西部前列。”9月12日,中共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孙金龙在合肥市第九次党代会(以下简称“党代会”)上掷地有声:“在中西部地区率先走出一条依靠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和增长方式转变的新路子。”业内专家指出,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倍增”计划将助力合肥科技创新成为中西部“领头羊”,并“辐射”推动周边地区科技创新的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倍增”计划 孙金龙在党代会上表示,合肥科技创新要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群为目标。到2010年,合肥要培植一批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要占全市工业增加值60%以上。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合肥瞄准信息产业、生物医药、新材料等前沿产业,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倍增”计划,培植一大批上规模、有实力的高新技术企业。 “合肥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倍增’计划已经有一定基础。”合肥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崧介绍,“十五”时期,合肥高新技术产业保持持续高速发展态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技工贸收入2005年分别达到482、452亿元,比2000年分别增长2.27、2.22倍,年均分别增长31%、32%。另外,合肥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进一步扩大。高新技术企业由2000年的203家增加到2005年312家,高新技术产品160个,实施的火炬计划项目107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46.2%。 孙金龙给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药方”还包括加强项目开发和推介,吸引更多科技企业来合肥发展;推进科技创业,鼓励支持科技人才领头闯市场、办实业;加快各类科技园区建设,高起点、高标准地规划建设好科技创新示范区,形成各具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 根据合肥市“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目标为:到2010年,高新技术产总值达到1200亿元以上,高新技术产值年平均增长率28%以上;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占全市工业投入的比重达到50%以上;80%以上企业建立技术开发机构;高新技术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占职工比例达35%以上;产业布局实现优化。 根据高新技术产业“倍增”计划及相关规划,到2010年,合肥电子与信息产业累计投入50亿元,总产值将达到150亿元以上,年增长40%;光机电一体化产业累计投入500亿元,总产值达到1500亿元,年均增长30%;新材料产业累计投入80亿元,总产值达到200亿元以上,年增长38%;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累计投入20亿元,总产值50亿元以上,年增长42%;环保、新能源及高效节能产业累计投入25亿元,总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5%。 当好“领头羊” “把握好高新技术产业群这一‘抓手’,合肥就具备了当中西部科技创新‘领头羊’的实力。”中国科学院一位熟悉我国中西部科技发展状况专家如此评价合肥的科技创新体系。 合肥对科技创新要走在中西部前列显得“底气十足”,其获得的一系列“名号”说明了这一切。“十五”时期,合肥先后被国家批准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科技兴贸重点城市”、“全国专利工作试点城市”、“全国制造业信息化重点城市”、“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2004年11月被科技部批准为全国第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 荣誉背后,是合肥走在科技创新路上扎实的脚步。仅拿作为创新创业的基础设施科技企业孵化器来说,“十五”期间,合肥科技企业孵化器体系初步形成。全市建有12个科技企业孵化器(其中国家级5个),约占安徽省科技企业孵化器总数的60%。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共完成资金总投入2.91亿元,建筑面积30.45万平方米。 合肥科技创新当好“领头羊”得到了安徽省的大力支持。安徽省“十一五”规划“加快建设合肥现代化大城市”以专章的形式指出:“十一五”期间,集中力量抓好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体制和机制,使合肥成为全国最具活力的科教区域之一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带动全省整体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另外,在我国中西部创新工程的重点布局中,光电子信息、新材料、先进制造技术、生物医药四大高科技产业将是重点发展的对象,这跟合肥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倍增”计划的产业“不谋而合”。 王崧表示,到2010年,合肥将建成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和科技创新示范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城市科技创新能力和吸纳国内外科技资源能力显著提升,成为国内重要的高新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基地和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型城市。 成为“辐射源” 中共安徽省委、省政府近日出台的有关《推进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经过5年努力,把合肥建成全省科技创新辐射源、体制机制创新的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增长极。到2010年,合肥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以上,企业的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7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60%以上。 为加快推进科技创新试点市建设,合肥“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强自主创新研究。大力加强重点产业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依托具有较强研究开发和技术辐射能力的大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力量,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培育技术领先优势。 孙金龙表示,“中部崛起”战略与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为合肥市科技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但以科技创新推进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增强经济综合竞争力对合肥市科技发展提出了更高、更广的要求。 “区域竞争使合肥市科技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王崧认为,当前,一些发达省、市凭借自己的经济优势和城市优势,纷纷把促进科技创新作为其发展的基本战略,把争夺科技制高点作为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把科技投资作为战略性投资,强化科技创新能力作为提升竞争力的首要选择。这些区域制定了一系列引进人才、资金、技术的优惠政策和措施;一些中西部城市也大有赶超之势。 “因此制定和完善有效的吸引人才的政策和措施将直接影响合肥市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王崧表示,为了以合肥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为重点构建安徽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安徽省设立了科技创新试点市建设专项资金,并下放部分省级管理权限,在成果转化、土地、税收和人才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支持合肥市探索建立产学研一体化机制、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和人才激励机制。 近年来,合肥市以提高企业主体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为核心,以推进科技机制与体制创新为灵魂,以培育和整合科技资源为关键,积极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加快企业技术创新步伐,其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曾多次被中西部一些地区“观摩学习”。 王崧表示,合肥在“十一五”科技创新工作中,除着力把握好坚持市场导向、坚持重点突破、坚持开放联合外,还要坚持适度超前,即把握科技发展的趋势,以适度超前的新技术研究和应用为重点,加强适用技术普及推广和前沿技术原始创新,支撑发展,引领未来。“通过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合肥有望成为中西部科技创新的‘标杆’,为安徽奋力崛起不断注入新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