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探访桂林百年斗鸡村:斗鸡经济已经走进各家各户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1日 18:09 中国新闻网

  

探访桂林百年斗鸡村:斗鸡经济已经走进各家各户

  龙絮蒂怀中的斗鸡,早被一广东客商以两千多元的价格定购。 作者:王刚

  中新网桂林十月十一日电题:探访桂林百年斗鸡村

  记者 王刚

  踏入这个名声远播的斗鸡村,却没看见一只斗鸡。

  盛传广西桂林市临桂县六塘镇斗鸡成风,镇内各村皆斗鸡成群。而这个侯庄,据说是此地最古老的斗鸡之村,斗鸡历史可追溯至清朝乾隆年间。

  青砖、泥房、飞檐、翘脊,交织着现代楼房,侯庄正演绎着中国农村的进程。

  在弯曲狭窄的青石小巷深处,记者推开一扇虚掩的木门。伴着扑鼻的鸡味,门边一群秃顶斗鸡瞬时腾起,逃进屋内;几只黑色母斗鸡匆忙从别处踉跄跑回自己的窝前,虎视眈眈地守护住自己的孩子;另外一群小斗鸡则忙于它们的追逐嬉戏。院子中央,四个竹蔑大笼里,四只凶狠的大斗鸡朝我们扑撞着笼子,以这种偏激的方式接待我们这些不速之客。

  “斗鸡的天堂!”同行惊呼。

  主人龙絮蒂笑而不语,把我们领进里屋。又一扇门被推开,空旷的后院,小鸡遍布。几棵木瓜树在这些小家伙飞来跳去的折腾下,已奄奄一息。

  “这些斗鸡都很值钱,我们都不敢把它们放到屋外。”龙絮蒂指着一只大斗鸡满脸欢喜:“这鸡早被一个广东老板订了,值两千多元呢!”

  六塘镇政府的干事刘汉珺告诉记者,侯庄三百多户人家,几乎每家都饲养斗鸡,多者几百,少的也有十几只,村里随便一人都可讲出一本斗鸡经。

  上世纪六十年代,侯庄几个村民从河南等地引进了不同的鸡种,并与本地的斗鸡杂交繁育,使得此间的斗鸡更加凶猛。时至八十年代,此间斗鸡搏斗时间长、易养、成本低等优点,吸引了众多区内外的好鸡之士和客商,斗鸡市场由此逐步壮大。

  “村人李小玉把家里面的猪都卖了,换回了一公两母三只斗鸡,加入了养鸡行列。去年他卖了二十多只斗鸡,平均每只卖价一百七十元,最高的三只卖了近千元,生活过得甚有滋味;早已弃农养鸡的李兆达父子,每年斗鸡收入几千元,还住上了‘斗鸡楼’,现在,他把目光投向培养越南名鸡后代,花了五千多元托朋友从越南带回两只越南名鸡,开始了他新一轮的致富计划……”

  正听着介绍,隔壁矮墙突然探出一个人头:“我家也养有十来只斗鸡,来我家看看?”

  “这位老者的斗鸡养得可凶了,逢年过节镇上村里举行的大小斗鸡赛事,他家的鸡定能挣到名次,这让他深受乡邻敬重。”刘汉珺介绍。

  “如今,在这个镇里,闲时农民做的最多的事情是驯鸡,节时做得最多的事情是斗鸡,而更多时候,他们忙于卖鸡……斗鸡经济已经走进各家各户。” 刘汉珺感叹道。

  如同斗鸡,爱拼才会赢。桂林市临桂县涌现的众多“斗鸡村”、“腐乳村”、“运输村”,正讲述着当今中国农民收入的变迁历程。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