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中华名厨”无“阿拉” 年龄大、培训少是上海厨师软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1日 09:01 解放日报

  本报讯(记者 吴卫群)2006年度“中华名厨”等三大奖项入选者,日前已在商务部网站上公示。其中,上海杏花楼(集团)有限公司入选“中国十大餐饮品牌企业”;上海鸭王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范小京入选“中国餐饮业优秀企业家”。然而在“中华名厨”的初定榜单中却不见上海厨师的身影。

  据介绍,截至目前,共有21个餐饮业较为发达的省市申报各类奖项118项。经专家严格评审,初步确定“中国餐饮品牌企业”10家,“中国餐饮品牌企业(提名奖)”10家;“中国餐饮业优秀企业家”10名,“中国餐饮业优秀企业家(提名奖)”10名;“中华名厨”10名,“中华名厨(荣誉奖)”8名。现向全社会进行公示,公示期截至10月13日,最终表彰名单将于10月18日在第二届中国餐饮业博览会上进行公布。

  据了解,上海地区的“中华名厨”是由上海市经委和上海市烹饪协会共同申报的,当初只报了一个名额。业内人士坦言,“中华名厨”的评选只有10个名额,上海无人入选,并不一定能够真实反映上海的

厨师队伍状况,但这也说明上海的厨师队伍建设确实有欠缺之处。上海骨干厨师的年龄普遍偏大,各餐馆总厨和厨师长一般年龄为40岁左右,30岁左右的很少,这种年龄结构的失衡,将影响上海餐饮业未来的发展后劲。上海餐饮业对厨师基本功的专业培训非常少,以前,上海餐饮业大多为国有企业,很多企业都有自己的专业培训学校,原新亚集团就有个办了30年的饮食服务学校,同时各个区县也有自己的厨师专门培训学校,但到现在因为种种原因大多不存在了。上海的饭店大多是民营企业,对厨师的专业培训几乎没有,从业的青年厨师都是从职业学校速成毕业,专业技术不强。目前上海培养烹饪高级人才的仅有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一家,远无法满足飞速发展的上海餐饮市场的需求。另外,有关部门在选送名厨时,更多地考虑到国有餐饮企业,而民营饭店即使有年轻出色的厨师,也难免“养在深闺人未识”。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