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我国农产品认证促进质量水平提高 无公害农产品累计达16704个 绿色食品认证产品9728个 有机食品认证产品1249个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1日 08:00 中国质量新闻网

  日前在北京召开的新农村建设与都市型现代农业论坛上,有关专家指出,近年来,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3种基本类型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获得了快速、健康发展。

  无公害农产品是指按照规定的技术规范生产,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的安全农产品。绿色食品是指按照规定的技术规范生产,产地环境优良,实行全程质量控制,无污染、安全、优质的食用农产品及加工品。有机食品是指按照有机农业生产方式生产,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兽药、肥料、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不采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的农产品。

  农业部有关专家分析说,要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认证认可工作至关重要。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工作从无到有,不断发展,逐步规范,基本上形成了以产品质量认证为重点、体系认证为补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农产品认证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安全优质农产品品牌形象的树立和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在引领农业生产方式实现根本性转变和推动农业现代化方面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据介绍,截至2005年年底,我国统一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累计已达16704个,获证单位10583个,产品总量10439万吨,累计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21627个;绿色食品生产企业总数3695家,认证产品总数9728个,实物总量6300万吨,产品年销售额1030亿元人民币,出口额16.2亿美元,环境监测的农田、草场、林地、水域面积653.3万公顷;有机食品认证企业总数416家,产品总数1249个,实物总量66.9万吨,产品年销售额37.1亿元人民币,出口额1.36亿美元,认证面积达165.5万公顷。

  目前,中国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保持快速发展的势态,具备了一定的发展基础和总量规模,在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农产品出口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专家强调,中国今后将继续以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为切入点和突破口,不断示范和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全程质量控制,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有关负责人也表示,为提高企业进行食品认证的积极性,让老百姓更好地吃上放心食品,“

十一五”期间,北京将全面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加大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发展力度。同时承诺,凡是从2006年开始获得绿色食品证书的,认证费用的50%由北京市政府直接给予奖励和补贴;凡取得有机食品转换证书的,认证费用由北京市政府给予100%的奖励和补贴。此外,北京市还将鼓励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培育农产品品牌。

  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底,北京市已累计建成982个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共有414家农业生产单位的780余个产品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61家企业230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证书,63家农业生产单位通过有机农产品转换期认证。目前,北京市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生产量已占全市农产品生产总量的30%以上。

作者:王惜纯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