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教你“理性预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1日 04:16 浙江日报

  本报杭州10月10日讯 (记者 苏靖)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埃德蒙·菲尔普斯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消息,今天正被浙江大学师生们津津乐道。经济学教科书中关于就业与增长理论的代表人物菲尔普斯,凭其在宏观经济领域“跨期决策”方面的成果,获得了瑞典皇家科学院的表彰。

  一些经济学界人士已注意到这是继1995年获奖的卢卡斯、2004年获奖的普雷斯科特之后,又一位“理性预期”学派经济学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诺奖的授奖让人相信,“理性预期”学派正在成为主流。而“预期”会把家庭社会生活中的非经济因素带入经济决策领域。

  从买房子到女孩

减肥——

  社会生活充满“预期”

  因为有了“预期”,经济学正与心理学越走越近。就像英国大文豪萧伯纳的话——“经济学是一门使人们幸福的学问”,恰到好处的“预期”会创造更好的生活。浙江大学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叶航教授说,社会生活充满着“预期”,人们依据“预期”选择不同的行为。科学家已经在生物科学、神经科学的角度研究这一现象,新兴的神经元经济学也将此作为特别关注点。

  叶航以

房价高企举例说,许多人买房不是因为房子便宜,而是预期房价未来会更贵,这样的“预期”打破了原来的需求供应关系,推动房价越来越高;反之,如果预期未来房价会跌,房价也许真的会降下来。在宏观经济领域,经济增长或是衰退,也都有“预期”的因素。在非经济领域,叶航认为现代许多青年女性越来越瘦也是受了“预期”的影响,因为这些女性预期“骨感”才是美的标准,结果越来越强化了这一现象。

  因为信息的不完全性,没有人可以作出“完美预期”。叶航认为,人们作出预期时,不要追求过于完美,否则生活的幸福感会大打折扣。

  买房还是储蓄——

  “理性预期”带来更多收益

  美国银行在给医学系、法律系学生贷款时最慷慨,原因就在于对这些学生将来的收入有较好预期。有人根据“理性预期”认为,30岁退休其实并不是难事。30岁以后靠钱赚钱,只要每年的投资收益率都达到3.7%以上,那么靠投资赚的钱会超过他一辈子工作(按一辈子工作35年算)赚的钱。“预期”还真能产生实实在在的收益。

  研究家庭经济的浙江大学教授柴效武认为,菲尔普斯引入的“预期”其实正在影响普通百姓家庭的经济生活。个人预期方式的不同,会导致情形相似的个人或家庭产生不同的花费打算。

  领会一下诺奖得主的理论,你就会知道投资

理财时,应当兼顾当前和未来可能的经济生活状况。比如一个50多岁的人在既面临要不要买房又要为养老做储蓄打算时,他认为买房养老就是较好的选择,先向银行借钱买房,然后在退休时将房子倒抵押,既不会使自己的生活过于清苦,又不致发生死后享受不到房子收益的情形,而且也可减轻子女的供养压力。柴效武还认为,从社会角度看,消费需求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但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增加对子女的教育投资,对于经济增长会产生更大促进作用。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