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从分时度假变味看新兴产业监管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1日 03:46 深圳商报

  一个隐含重重陷阱的消费迷局,历经5年之讼,受损方却没有得到法律的支持。最近,杭州几十名受骗购买了分时度假产品的消费者,接到二审败诉的判决书。

  创办于1974年、国际上最大的分时度假服务机构RCI认为,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以上,分时度假就能进入人们的消费视野。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的人均GDP实际上已经达到了这一水平。为什么这个国际上十分流行且具有相当规模的度假产业在国内屡屡被骗子利用,无法像国外同业那样成长壮大?

  分时度假一般是指将酒店客房、公寓、

别墅每年的使用权分成若干时段,顾客可以按照约定的时间每年住宿一个时段,还可以通过交换系统的交换服务,每年可在加入服务网络的别墅或酒店,选择一家享受相同时段的使用权。不难看出,分时度假产品只有在市场高度发育之后才能产生。

  任何市场发育初期,多是“以货易货”和“银货两讫”的交易方式,固然风险较低,但却受限多多,从而也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的深度发育,最终将推动产业结构从种植、制造有形产品,转为以提供服务的第三产业为主,大量创新产品和交易方式也随之诞生。分时度假就是一例:提前全额付款,延后分期收货。

  显然,与传统方式相比,这种交易方式存在着更多的风险。首先是要消费者不能验货而提前支付数额较高的费用,因此,必须保证消费者的知情权,让他们在不受诱导的前提下审慎地做出决定。国际上通常采用“冷静期”的方式解决这一难题,即消费者有权在付款后的一定期限内退回产品,不承担违约责任,以保证消费者避免冲动消费下带来的损失。由于国内无此规则,打着分时度假旗帜的经营者大多采取诱导的方式来吸引消费者,在推销过程中做虚假宣传,利用各种手段欺骗消费者签订合同。杭州的消费者就是这样上的当,并因“没有证据证明签订合同时存在意思表示不真实、意志不自由的情况”无法通过法律程序申请合同无效。

  “分时度假”的另一个风险是如何保证消费者所购买的服务能够顺利交付,换句话说就是防止经营者收了钱却提供货不对板的服务甚至卷款潜逃。在欧洲以及美国、

马来西亚等国,都有管理分时度假的法律法规。以马来西亚为例,法律规定:只有上市公司才可经营分时度假项目;经营者必须每隔6个月发布一次公司产品介绍。当然,严格的准入标准和监管制度都是出于保证服务按期交付,但谁也无法保证企业不会破产甚至造假,因此一些发达国家还以“服务质量保证金”的形式促使商家兑现承诺。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百姓的富裕,会有越来越多的新型服务和新兴产业出现。这种趋势也迫使市场监管部门必须随之建立相关的制度约束和法律保护,才能保证新兴产业在国内健康发展,才能不断让经济发展充满活力。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