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为辖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1日 00:11 人民网-市场报

  今年以来,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公安局砖井中心派出所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建设 “平安定边”和加强“基层基础建设”这一中心,不断增强大局意识、政治意识、忧患意识、公众意识和法律意识,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公正执法,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提高执法能力,全面发挥基层公安机关职能作用,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为辖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这缘于该所有一个明晰的工作思路。据该所所长王刚说,2006年总体思路是,围绕一个中心(创建“安全砖井”),提高两个水平(执法水平、队伍正规化建设水平),努力实现“六个突破”(破命案有突破、除黑恶有突破、追逃犯有突破、打抢盗有突破、降事故有突破、治黄赌毒有突破),大力推进派出所工作规范化、现代化,确保人民群众满意。

  以政建警 实现警务信息化

  定边县公安局砖井中心派出所按照县公安局“基层建设年”的统一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训练条令》和“三个必训”制度,多管齐下,营造浓厚学习氛围,苦练民警的基本功。

  王刚介绍,砖井中心派出所完善学习制度,实行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办法,加强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使民警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和价值观,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通过学习,民警真正达到了“三懂”(懂方针政策、懂法律法规、懂业务知识)、“四会”(会擒敌自卫、会执法执勤、会管理服务、会群众工作),形成了人人动脑关心公安工作,个个争先推动公安工作,求真务实做好每项工作,不折不扣执行上级指示、命令、决定,同志之间求同存异和谐相处,爱岗敬业的良好工作气氛和行业新风。

  “与此同时,我们以基层基础工作建设年为契机,强化内务管理,建设情报信息网络,努力实现基层警务信息化、勤务实战化、执法规范化、队伍正规化和保障标准化。”王刚介绍说,砖井派出所做好值班备勤工作,整顿纪律作风,严格请销假制度,使民警真正做到令行禁止,能够拉得出、打得赢。在镇、村两级干部会上完善责任区民警、治保会、治安中心户长、信息员、特勤耳目在内的覆盖各层面、多层次的信息网络,建立健全了治安信息报送机制,达到了早发现、早化解、早消除,增强了控制和驾驭社会面的能力。

  重拳出击 打击违法犯罪活动

  定边县砖井中心派出所以县局关于开展整治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的决定为切入点,整顿油区治安秩序,狠抓安全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

  为了积极做好防控工作,该所对发生的杀人、盗窃、抢劫、绑架、“两抢一盗”案件迅速查获,破获了一批案件,抓获了一批违法人员,并提供公开处理大会需要的相关材料。同时,加强“打黑除恶”工作,坚持铲除村霸、路霸、乡霸、油霸等黑恶势力。全面清查重点、流动人口、暂住人口、出租房屋;组织开展以宾馆、饭店、商店、市场、公共娱乐场所为重点的禁赌扫黄专项活动。

  王刚介绍说,砖井中心派出所深入开展调查摸排工作,广泛收集影响辖区社会治安稳定的因素。落实了摸排责任,开展“大普查”,摸清了辖区有哪些治安秩序混乱的重点地区和场所,有哪些黑恶势力,有哪些尚未破获的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有哪些负案在逃的案犯、流动人口的底数等。

  今年以来,该所受理治安案件15起,其中处理群众性哄抢原油案件3起,处理违法人员31人,刑拘3人。处理案件15起,结案率100%。仅8月份内收到金匾3块、锦旗3面。

  7月份,在全县安全大检查中做到县不漏镇、镇不漏村、村不漏户的拉网式排查,并与每户签订了安全合同书。大力排查流散在辖区的非法枪支和弹药及其它涉爆物品,摸清底数,找准部门场所存在问题的隐患,收缴土枪一支。并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和清理整顿工作,主要对各施工单位、砖厂、加油站等进行了检查整治,落实责任,层层签订责任书,在抓检查督促上做文章。由此,砖井中心派出所辖区成为“无毒社区”。

  服务群众 加强户政管理工作

  定边县砖井中心派出所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加强户政管理工作,更方便、实效、快捷地服务人民群众。

  他们认真做好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的换发工作。2006年是该所换发“二代证”关键性的一年,工作量大,任务十分繁重。上半年,该所做好人口信息查漏补缺和公民身份号码纠重纠错工作,做好跨县(区)重号的纠正工作,重点做好了人户分离人员的户口核对工作和漏户人员的补登补录工作。并根据换发“二代证”的工作需要,做好了户口协管员和微机操作员的聘用工作。在榆林市第二代身份证换发工作中,砖井中心派出所在采集人像方面位居全市第一。

  他们还加强了对暂住人口的管理。该所以“谁主管、谁负责,谁用工、谁负责,谁出租房屋、谁负责”的原则,加大工作力度,上半年共登记办理暂住户口97人。该所认真贯彻执行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公安厅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按照经常居住地登记常住户口的原则,以据有《房产证》或《土地证》、《准建证》合法固定住所为基本条件,准入小城镇户口,调整户口迁移政策,放宽准出、准入制度。

□ 本报记者 石仰金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