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四大城市群”共谋撬动中部(城市关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1日 00:11 人民网-市场报

  格局篇

  成形虽早,成群犹难

  武汉市凭借九省通衢之地利,北连孝感,东接黄冈,南牵黄石、鄂州、咸宁于一线,西笼仙桃、潜江、天门成一片;皖江城市带以省会合肥为圆心,以长江流经的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为圆弧,形成承接东西的扇面格局;长沙、湘潭、株洲3个城市呈“品”字形鼎足而立,构成长株潭城市群;河南省则在郑州、洛阳、开封的基础上,将周边新乡、焦作、许昌、漯河、平顶山、济源等9个城市合成中原城市群。此四者,正是中部崛起战略中重点规划发展的“四大城市群”。

  这些城市群是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最高、投资效益最好的地区。虽然地理优势得天独厚,但中部省份城市群后天发展仍有不少“通病”。以“1+8”武汉城市圈为例,中心城市武汉高新产业底气十足、钢铁产量位居全国前列,但无奈一城独大,向东向南辐射能力有限。从城市群结构看,第一层次城市仅有武汉市,缺乏第二层次城市,第三层次城市较多且城市规模小,农业比重大,结构出现断层。与

长三角等地城市群相比,中部城市群总量规模还比较小,综合
竞争力
有限。在中部堪称龙头的武汉市在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外贸出口等方面的实力大体只相当于长江三角洲城市圈的次中心城市或第二层次城市。

  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中部城市群还没有形成经济社会一体化的格局。“武汉城市圈表现出‘产业发达,市场落后’的特征。”湖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梁亚莉发现,武汉周边城市的服装产业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基本上依托沿海市场,对武汉则是绕城而去;汽车、钢铁、医药等产业在武汉城市群虽有生产优势,但企业已经习惯“远购远销”;武汉城市圈消费品市场上至今仍是外省商品为主。城市之间互相“不搭调”,城市群如何实现“1+1>2”?

  体制篇

  “融城”先要“拆墙”

  不可否认,行政分割的排斥力量大于市场整合的凝聚力量。长株潭一体化的口号喊了24年,然而时至今日,咫尺之遥的3座城市间客运交通系统依旧“各自为政”。通信、金融、环境等方方面面的割据几乎成了中部城市群内的“城墙”。2006年6月27日晚上,湘江名胜橘子洲上的焰火与对岸长沙市区的夜景交相辉映,人们在此庆祝第一届长株潭三市党政领导联席会议胜利闭幕。在会上,三市签署了一揽子合作协议。

  和长株潭的合作一样,中部各省都已经开始了这种城市一体化进程,“融城大公交”、“通信一体化”、“金融同城”、“信息同享”正在变为现实。预计于今年10月底竣工通车的郑汴快速通道,成为推动“郑(郑州)汴(开封)一体化”中原城市群战略中的“急先锋”,从郑州到开封只需30分钟车程。

  为了推动三市“同心同德”,湖南省甚至将原来位于长沙市中心的湖南省政府机关集体大“搬家”,从长沙市中心南移,向湘潭、株洲靠拢。受此影响,湘潭向北发展,靠近长株,沿湘江东岸建设未来的城市中心——“中央区”,3市间经济和行政的鸿沟趋向模糊。而自武汉经济圈概念提出以来,9城市政府部门纷纷拆除市场壁垒,搭建合作平台,承诺在市场准入、人才流动、子女入学、居民就业等方面,消除各种限制性、歧视性政策。

  产业篇

  有了支点,还需杠杆

  2005年以来,武汉汉正街内6000多家作坊式服装企业全部关闭或搬迁,部分西行至黄陂、汉川等地的工业园区,“寄居”汉正街长达20多年的作坊式生产也正式宣告结束。而在毗邻武汉的汉川市新河镇,新的汉正服装工业城一期75万平方米厂房全部建成后,集服装生产、物流、商贸、信息、企业孵化等功能于一体,可入驻企业400家,吸纳8万名工人就业。

  与汉正街服装作坊西出相对照的是,2002年,国内汽车生产巨头东风集团总部整体迁至武汉,重心东移;紧接着,全国最大的水电施工企业“葛洲坝”,决定总部东进武汉。在武汉市武昌区,一个“500强总部区”的宏伟规划正在实施中。

  这一进一出点明了中心城市产业发展的大势。如果说城市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阿基米德支点”,那么撬动

中部崛起还需要一个借助支点发力的杠杆——产业集群。湖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梁亚莉提出,城市圈的“实质是经济一体化,要害是产业分工”,形成区域分工明确、配套紧密的产业链架构。

□ 皮曙初 陈春园 柴骥程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