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三峡渔民156米水面上的生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09日 15:45 21世纪经济报道

  特稿

  本报记者聂春林特约记者汪洋屈祥许勇三峡报道

  村民正在与不断上涨的江水赛跑。不断升高的三峡水位改变了他们的身份,也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今后,他们不再是柑农,而是渔民。扩宽的航道和不断东移的三峡旅游业,也许是他们更多生活选择的开始。

  “大的汽车每过一次是100元,小一点的拖拉机每次是60元。虽然我们的柑橘品质比较好,但买主一听要过河就不停压价,所以这里柑橘要比其他地方便宜。”

  卷起裤管就可以淌过的香溪河,如今变成了一条难以逾越的大江。

  10月9日,这是三峡蓄水第19天,目标水位156米。几天后,香溪河将更为宽深。

  “蓄水后就不能再种庄稼,我们就不是农民了。”三峡腹地秭归县凤凰山脚高低起伏的“农田”里,许多村民正忙不迭地抢收芝麻,这些农作物是他们见缝插针种的。在接近水面的一块平地里,村民们撑起了简陋的窝棚,远处三峡大坝清晰可见。村民正在与不断上涨的江水赛跑。

  3年前,三峡首次蓄水。水位由98米升到135米,一个600多公里长的水库形成,“高峡出平湖”景观初现。如今,从135米到156米,重庆9个区县再次淹没在不断提高的水位下。

  “以后我们就是渔民了。”不断升高的三峡水位改变了村民的身份,也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现在,水已经成为当地人的“关键词”。之前,他们习惯了山区生活。

  峡江人的“水生活”

  站在秭归县归州镇香溪河和长江交汇处,甚至分辨不出哪个是香溪,哪个是长江。

  在黄阳畔渡口,屈老汉正在等渡。轮渡设在一个树木茂密的拐弯处,差不多1公里宽的江面隔断了两岸的联系。屈老汉说,轮渡送人到对面去还没有回来,他在这里等差不多1个小时了。

  轮渡是不定时的。“没有人或者人太少,船就在原地等人,直到过渡的人‘凑足’为止。”屈老汉说,过渡要特别注意时间,搞不好就只有苦等。因此,经常有人在河边喊渡船,有时村民回来晚了,还要家里的人跑到轮渡上叫人去接。

  “水涨起来后,虽然只是一江之隔,我们的出行却很不方便。”屈老汉说,“以前过河很是随意,现在水大了,出门必须乘坐轮渡,过河费高,我们只好减少出门的次数,必要时才出门。”

  一位向姓村民说,轮渡费每次2元、3元不等,这样算下来,每年一户人家花在过河上费用就要500-600元。对于当地农民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上涨的水面影响的还不止于此。柑橘是屈老汉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蓄水后,将柑橘运过河,困难很多。以前是用小渡船运的,现在只好用汽车轮渡,因为江面风浪实在太大。

  但平时,汽车轮渡只在主要港口摆渡;卖柑橘的时候,它们才游弋到长江的支流,方便柑农运输柑橘,因此柑农必须尽快将柑橘卖完,否则只好烂在家里。

  “大的汽车每过一次是100元,小一点的拖拉机每次是60元,这些钱都要我们出。虽然我们的柑橘品质比较好,但买主一听要过河就不停压价,所以这里柑橘要比其他地方便宜。”屈说。

  水涨起来了,香溪河里的鱼船也多了起来,河道沿岸随处可见忙碌的渔船和渔民。香溪长江入口处,51岁的李延林老汉的机帆船泊在绿波荡漾的江面,他现在是个渔民。和李老汉一起打鱼的还有其他的村民。以前,他们的身份是种柑橘的农民。他们说,蓄水后农田减少,他们就改行了。

  现在是银鱼的高峰期,他们每天凌晨四五点收网,将捕捞的鱼拿到市场上去卖。为了让更多的银鱼入网,李老汉们晚上用450瓦的灯泡架在网上诱捕。有时一晚就可以捕一两百斤,有时整整一天,一条都捕不到。

  “有水就有鱼,我们的土地少了,但我们可以打鱼。”香溪河上的一位渔民说,“现在我们天天在船上,在水上。”

  航运之变

  香溪河长江入口处,也是秭归县港航局香溪所趸船锚泊地。9月19日上午11点,28岁的海事员付涛站在船首指挥,十多个工人操作着机器,锚链从他的面前滑入江中。

  在众人的吆喝声中,“金飞号”缓缓靠岸。付涛说,为了应对三峡蓄水,秭归县港航局启动了应急预案,并调配10艘船舶作为应急预备运力,隶属于快通公司的“金飞号”客船就是其中之一。“从9月16日至10月15日整整一个月,这艘船就泊在这里待命。”

  身为香溪地方海事所负责人,付涛一语中的,“156米蓄水后,江面宽了,风浪也大了。”不过,对长江上游的重庆来说,萦绕多年的通航之梦就要实现。三峡总公司的消息称,蓄水156米,航道改善里程约570公里;淹没主要滩险约130处。库区航道最窄处将由现在的60米增加到150米,万吨级船队畅行无阻。

  不过,由此而来的还有一些令人担忧的因素。水位抬升后,川江两岸长期固定不变的礁石、突咀等航行参照物大量淹没;部分山体将出现滑坡险情,威胁到船舶航行安全。此外,因为水深增大,船舶没有足够的锚链,铁锚无法抛至江底,部分河床礁石密布锚易卡死,可供选择的锚地很少。

  即使如此,重庆人更加津津乐道于诸多“有利因素”。毕竟,今后这个位于长江上游的西部大都市,将拥有更加便捷的水上交通。

  三峡总公司枢纽管理部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三峡水库蓄水至156米高程,丰都到长寿河段将由自然河段变为库区水域,回水至铜锣峡郭家沱一带。部分通航支流河口段航道状况也将得到较大改善。其中,仅长寿以下的长寿、涪陵、万州等港口水域水深等停泊条件将大为改善,成为深水港。船闸完建后,万吨级船队可直达朝天门,三峡将成为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

  而运输成本也将大幅度降低。数据测算,万吨级船队直抵朝天门,成本将从目前每吨公里5分钱的基础上,再降低四成。这远低于陆路运输每吨公里0.5元左右的成本。而对大型轮船而言,宜昌至重庆之间的航程可以缩短约6小时。这也意味着,深居内陆的重庆,货物借船出海的成本将进一步降低。

  三峡旅游东移

  3年前,三峡工程首次开闸蓄水,“高峡出平湖”带来了新三峡旅游。人们说,“三峡旅游东移”,这引发了宜昌、重庆两地激烈的争论。3年后,三峡工程再次蓄水到156米。时过境迁,两地开始携手,推动三峡旅游品牌。

  凤凰山和秭归县城的山腰公路边,几个小贩在摆摊兜售旅游纪念品。小贩是附近的村民,移民后改行做起了纪念品生意。“生意还可以,每天有钱赚,好的时候一天一百多。”一位摊贩说,“等蓄水结束了,肯定能吸引更多的游客来观光,到那时生意还会好一些。”

  而来自重庆、宜昌两市旅游部门的消息表明,水位从135米到156米,三峡库区将有39处景点受到淹没影响,同时新增25处新景点,还有55处景点的旅游开发价值得到提升。

  早在2003年三峡首次蓄水时,重庆市旅游局负责人乐观表示,水位抬升30米甚至50米,对于一个海拔1000多米高的峡谷景观来讲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事实上,从3年来市场反馈情况看,位于三峡第一大支流大宁河上的小三峡已受到蓄水的影响。三峡蓄水后,小三峡的惊险性、刺激性大大降低,一些景点被淹掉了,新景点开发上还没有跟上去,这对其旅游产生了不小的冲击和影响。

  这次,重庆市旅游局局长王爱祖说,当地旅游局、旅行社、景区已吸取了3年前的教训,他们在宣传、接待设施建设及服务质量等方面下了很大功夫。

  事实上,三峡蓄水后形成了名副其实的“高峡平湖”,传统的一线游正在被多种组合的腹地游所代替。

  三峡环坝旅游发展集团总裁濮建新称,三峡作为世界四大内河游轮市场之一,拥有唯一的峡谷风光,但接待旅客量却只相当于莱茵河的1/6,尼罗河的1/3。蓄水后,新三峡旅游丰富而独特的资源为度假游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峡游从观光到度假”的观点得到了鄂渝两地相关部门及景区的赞同。而今年形成156米水位,将是三峡工程完工后库区常年水位的平均值。旅游界人士介绍,这意味着库区及两岸景观基本定型,新三峡游也将随之逐步成型。

  早在7月20日,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率队赴三峡考察,宣布将拿出1000万元给三峡库区,用于库区码头、道路和景点的升级改造。8月,湖北省政府启动了《湖北三峡旅游发展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按照这一规划,今后将在景区建设上投资过亿元。

  而国家旅游局正在大力提升三峡游的国际市场地位。9月上旬,国家旅游局组织重庆、湖北三峡库区沿线景点和旅行社负责人,专程抵达加拿大和美国,联合展开今年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促销活动。湖北省旅游局人士透露,这标志着鄂渝两地的合作再度升级,也意味着国家旅游局开始打造三峡游“定型版”。

  “库区各个景区一系列实质性的合作方案正在落实”,湖北大学旅游发展研究院院长马勇说,三峡旅游将会借景区升级定型之机,迅速走向成熟。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