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在通胀中生产 在通缩中销售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09日 15:45 21世纪经济报道

  社评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环球资源(Glob-alSources)最近的一个大范围调查显示,近3/4以中国为基地的出口制造企业打算在未来一年里提高出口价格,而在半年前该组织所做的相同调查中,有此打算的企业仅为63%———可见,中国制造业出口企业的涨价意愿明显提升。

  在通货膨胀的大环境中生产是涨价意愿提升的主要原因。尽管国内经济整体通货膨胀形势仍有较大的争议,但是在生产资料范围内,通货膨胀却是相当明显的。在上述调查中,受调查企业纷纷感到:如果不提价,它们可能将“难以应付劳工、电力和原材料成本上升的问题”。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也显示了制造业成本上升的这种压力:8月份我国生产资料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月上涨4.5%,其中,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6.7%。

  尽管某些统计数据表明,最新投资过热的形势似乎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控制,但是,就生产资料价格而言,近期的一些政策调整却可能使其继续上扬:其一,工业用地的招挂拍政策,会使地方政府不再可以轻松地通过牺牲工业用地的出让收益来争夺税收收入,随着这一政策的执行,企业经营场地的购置费用或租金将会出现显著的提升;其二,国际

原油价格的大幅下调未必能及时传递至我国国内,目前,国际原油价格和国内成品油批发价格仍然倒挂1000元/吨左右,炼油企业叫苦连天,下调的空间可能不大。同时,2007年成品油批发价格全面放开的可能性较大,如
国际油价
没有继续大幅下降,届时,国内生产企业实际面临的油价还将上涨;其三,一些行业出口退税率大幅降低,对企业决策而言,这与成本上升几乎无异。为此,中国出口制造业的成本上涨可能将会经历较长的一段时间。

  与国内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涨不同,国际商品市场的价格却似乎已经开始下行的趋势,在通胀中生产的企业偏偏得在通缩的环境中开展它们的销售。对于2007年,人们似乎看不到如同2005年、2006年那样明显具有的全球增长的支撑点,目前所见的只是一些不太妙的征兆:美国整体经济增长放缓,

房地产市场以大于预期的速度在下滑;欧洲则正在用不合时宜的新税收政策来干扰自身的复苏;日本经济是否完全走出通缩阴影则仍然充满较大的不确定性。除了以上因素,再加上近期世界几种重要资源价格超过20%的大幅回调,将使得世界商品市场价格可能面临一个较大的下行压力,而要想其保持与中国出口制造业成本同样幅度的提升,几乎已不可能。

  在通胀中生产,在通缩中销售显然是对我们的企业的一个重大挑战。尽管我们的出口规模依然在增加,但是,无论如何,这种挑战在微观领域已经开始表现出来,一些大型的国际采购集团明显地感觉到,与世界其他地方相比,来自中国的一些产品价格涨幅更高,为此,他们正在调低在华采购的比例,将原来在中国的订单给了其他的新兴市场。如年采购额达71亿美元的利丰集团(Li&Funggroup)原来90%的耐用消费品均购自中国,而目前它却将此类采购的25%转移至南亚及东南亚等成本更低的地区。

  在宏观上,尽管这种转移似乎有助于缓解高顺差等问题,可是,对于我们的企业而言,问题的关键仍然是如何留住订单。而在这个出口行业的多事之秋,企业们唯一值得庆幸的似乎是,“中国制造”可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一种离不开的依赖,它们所面临的成本压力正在得到国际买家的承认,不管最后是否留住了订单,有关成本的抱怨也已不再被仅仅视为是一种策略。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