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东北玉米单产创新纪录 专家称将巩固中国粮食安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09日 14:50 新华网

  新华网长春10月9日电(记者 马扬)中国科研人员9日宣布,经过3年科技攻关,地处东北的吉林省超高产田玉米亩产突破1000公斤。这是中国在粮食生产领域的又一个重大突破,对巩固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的粮食安全将起到重要作用。

  来自中国农业大学、农业部的专家,对吉林省桦甸市的4块超高产玉米田进行现场测产验收的结果表明,这30亩田玉米亩产平均产量达到1122.11公斤,其中1.3亩均产达到1150.4公斤,创下东北地区玉米最高产量纪录。

  农业部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重点开放室主任王璞教授说:“超高产技术的研究和超高产纪录的创造,将带动东北地区玉米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玉米产业的发展,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技术储备。”

  目前科研人员已经在吉林省建立起玉米高产的核心实验区1万亩,预计半干旱区产量可由前三年的亩产450公斤提高到亩产600公斤;湿润、半湿润地区产量可由前三年的亩产500公斤提高到亩产600公斤;超高产田突破1000公斤。

  玉米是中国第二大作物,常年播种面积有近4亿亩,但平均亩产不足350公斤。而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环境,使东北成为中国玉米的最大产区,其中仅吉林省的玉米产量就占全国的1/7,商品量占全国的1/4,库存量占全国的一半。

  据了解,在中国的18亿亩耕地中,平均亩产达500公斤的高产田为6亿亩。王璞教授说,如果在全国的高产田里推广这项玉米超高产技术,亩产稳定在800-900公斤,就相当于全国增加了2亿亩高产田。

  自2000年以来,中国粮食生产出现了耕地面积、粮食播种面积、粮食产量和人均占有量四个“连年减少”的新问题。

  中国以世界上7%的耕地养活着世界上22%的人口,人多地少的国情使得粮食安全问题一直存在。专家表示,在耕地面积减小,资源约束加大,生态环境恶化的情况下,要发展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就必须依靠科技的力量,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获取最大产量。

  2004年,科技部、农业部、

财政部和国家粮食局联合启动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重点选择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作为主攻目标,由湖南、河南、吉林、安徽等12个粮食主产省进行实施。

  项目开展3年来,三大作物丰产技术集成创新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共增产粮食1337.1万吨,增加直接经济效益197.38亿元,项目粮食增产量占同期全国粮食增产量的22.32%,在中国粮食恢复性增长过程中发挥了明显作用。

  此前不久,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为首的“湖南水稻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课题通过了国家验收。袁隆平表示,困扰中国几千年的粮食问题基本破解。他与其他专家一道,正致力于杂交水稻亩产900公斤的科技攻关,争取到2010年达成。

  吉林省承担的课题在玉米超高产及高效精准施肥等技术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累计建设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3331.3万亩,增产玉米210万吨,增加农民收入20亿元。今年,吉林省全省玉米播种面积350万亩,预计全省粮食产量将再创历史新高,玉米总产量预计在190亿公斤以上,比去年增加8.5亿公斤。(完)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