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查询:

油价长期倒挂 成品油价格困境呼唤定价机制改革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30日 14:16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9月30日电据中国金融时报报道,面对炼油企业亏损越来越严重的状况,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副局长朱宏任直言,中国石油炼化行业亏损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原油价格长期倒挂。因此,改革成品油定价机制就成了摆在中国政府面前的难题。

  所谓油价倒挂,就是指由于国际原油价格的攀升,炼油企业原油采购价格不断上升,而成品油的价格却并没有随之提高,造成成品油价格低于企业的炼油成本,造成企业“越炼越亏”的状况。

  目前,中国成品油的价格没有完全放开。据了解,中国石油业的原油和成品油定价机制都由发改委制定。原油及成品油价格的确定取决于国家发改委根据国际石油市场价格与国内实际情况制定的基准价。具体地说,国产原油基准价格是由国家发改委根据上月国际市场相近品质原油的离岸价格加上关税确定的,贴水或升水由购销双方根据原油运杂费负担和国外油种的质量差价及市场供求等情况协商确定,这样使得国内原油定价滞后于国际市场价格一个月。

  这样的定价机制,使国内

原油价格基本与国际市场接轨,也使得中石油和中石化在国际原油价格的持续上涨中充分受益,业绩取得了“爆炸式”的增长。同时,这种定价机制也使得石油炼化企业特别是炼油企业,在国内成品油价格相对较低的情况下,其利润空间被挤占进而被压成了负数。虽然最近发改委再次上调了国内成品油价格,但与
国际油价
仍存在不小差距,石化等下游产业盈利减少或亏损的局面难以扭转。

  在消费者和炼油厂的埋怨声中,由发改委确定的定价机制成为了一个尴尬的角色。

  如果认真观察中国现行能源价格机制,不难发现,国家加强对电力、油品等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质实行政府定价无可厚非。有人指出,近两年来,在煤炭、原油等一次能源大幅上涨的前提下,与百姓相关的电价和成品油价一直没有做相应幅度的上调,这实际上体现了新一届政府稳定社会、体恤民意的大局意识和民本思想。

  但同时也应该看到问题的另一面,去年,国际油价涨幅巨大与国内成品油价格倒挂矛盾加剧,导致南方一些省市闹起了“油荒”。这些现象暴露了中国油品等垄断行业产品的定价机制和管理体制中存在许多问题。如何完善石油的定价机制,保障国内的石油供应,已经成为国家有关部门不得不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有关专家指出,对油品等垄断行业产品价格体制的改革应尽快研究,稳步推进。比如,对自然垄断行业中的非自然垄断业务,应在价格形成中引入竞争机制,形成市场定价。市场价格的形成可以促进公共产品的生产企业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优化资源的配置。对自然垄断业务应继续实行政府定价或实行政府管制价格,但必须建立规范的价格形成规则、制度,做到价格公平、成本合理负担以及消费合理。同时,建立和完善价格听证制度,公开信息,让公共产品生产企业的成本、利润、报酬接受社会的监督。

  毋庸置疑,国内石油价格与国际市场接轨是中国对外开放,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充分利用国际资源满足国内经济发展需要的必然选择。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

中国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国内石油价格不仅要反映国内资源状况,而且还要反映国际市场供求关系变化,这就在客观上要求国内石油价格要与国际市场接轨。

  更重要的是,建立节约型社会要求中国国内石油价格必须与国际市场接轨。一方面中国石油资源短缺,人均占有的探明可采储量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7.7%。另一方面,中国资源消耗过多。2004年,中国GDP产出消耗的能源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36倍,是美国的4倍多,是日、英、德、法等国的近8倍。价格不合理是资源消耗多的重要原因之一。国内油价与国际市场接轨,有利于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资源节约和有效利用,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程瑞华)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