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G海尔收购集团资产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9月28日 02:52 北京商报

  昨日,当G海尔公布拟定向增发1.4亿股,收购海尔集团旗下的同业竞争资产后,该公司股价在市场上出现巨幅震荡。当天早上,G海尔以5.34元的涨停价位开出,随后迅速下跌,最终以3.71%的涨幅结束当天的交易。

  “G海尔股价的走势,刚好反映了投资者对这笔交易的矛盾心理。”资深市场人士张红记指出,由于有2001年G海尔以20亿元代价,高溢价收购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74.4
5%股权,导致随后数年业绩一蹶不振的恶劣先例,市场对这次收购的心情是既高兴又担忧。

  据了解,当时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该部分股权账面公允价值仅有5.5亿元,而海尔集团在以近30倍的市盈率估值后,作价20亿元。从而,在G海尔账上产生14.5亿元人民币的投资差额。

  除此之外,这项溢价收购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公司盈利增长能力大减,收购完成后的第二年,即2002年的净利润增长率变为-35.73%;2003年情况有所好转,但仍较上一年下降7.08%;2005年,其净利润增长率又下降35.27%。

  该公司年报显示,截至2005年12月31日,该项交易导致的合并价差仍高达7.73亿元。这意味着,照目前的速度,G海尔还要再过5年时间才能将溢价部分摊销完毕。

  张红记指出,海尔集团在香港和内地同时有多家上市公司。这些上市公司在与海尔集团资产置换的过程中,待遇不尽相同。

  以海尔电器(1169.HK)为例,2004年海尔电器实现净利润1.1948亿港元,而2005年却发生4.3296亿港元净亏损,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手机业务业绩不佳。为此,海尔电器很快就将手机业务剥离给海尔集团,随后海尔集团又将盈利较好的洗衣机及

热水器资产注入到这家香港上市公司。

  一进一出间,海尔电器的资产质量大为改观,其股价在9个月时间里上涨一倍有余。

  “本来投资者以为,G海尔经过此次资产注入后,公司盈利能力会有所改观,但很快就发现事情根本没有想象得那么简单。”张红记在调研后认为,由于铜、铝、铁和塑料等空调生产主要原材料的全范围大幅持续上涨,给空调生产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成本压力,空调企业产品利润率已经非常微薄。

  “数据显示,2006年空调行业利润率已降至新低,仅为2.59%,这就是国内空调行业面临的现状。在这个时候海尔集团把旗下空调资产注入上市公司,你说是帮G海尔呢,还是在为自己甩包袱?”张红记反问道。

 张景宇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