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活在信息“注水”时代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9月25日 09:59 燕赵都市报

  “这是一个黑暗的时代,也是一个光明的时代。”今天,面对着无孔不入的“信息爆炸”,我们可以享受着多元选择的幸福,也承担着虚假泛滥的苦恼。

  打开电视时,要面对令人厌烦的虚假广告,翻开报纸时,要看见虚假新闻,走在路上时,要接受硬塞给的小广告。到户外总能清静了吧,抬头一望,巨幅的房地产户外广告牌映入眼帘。干脆回家睡觉,正在你快要入睡时,电话响了:“您好,我是××调查公司,打
扰您几分钟,做个调查......”其实信息时代的人们应该能适应多元化的信息,但我们不应去容忍信息的“泛滥”。特别是当“注水”成为了获得信息的习惯后,我们的身边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各类调查,调查之多、之广让我们很难相信哪一个更权威、更真实。最后演变为“调查都是骗人的”思维惯性,因为大多数人都害怕自己的脑子进水。冷静下来思考,信息的源头是哪里?他们真正权威吗?不见得,在中国调查业还没有树立真正的规范和法规时,所有人都有“注水”的借口,给GDP“注水”是要政绩,给销售额“注水”是为了上市……

  水形成的泡沫总是会破的。正如一本流行小说《商道》所写的“财上平如水,人中直似衡”,诚信为本才是商业的基本哲学。

  ■连锁百强:“集体造假”催生的“囚徒”困境

  4月份出炉的“2005年度中国连锁百强”排名张榜,一如既往地引起了业界的关注。对比2004年的榜单,新的座次排名可以说并无太多意外,百联集团再次蝉联冠军,国美、苏宁紧随其后。

  考量:

  如业内所熟知,百强排名是以企业的销售额为惟一考量指标,然而如果对榜单公示的企业,尤其是内资企业的销售数字稍加研究,会发现这些数据的真实性很难令人信服。以国美为例,排行榜显示,2005年国美426家门店实现的销售总额为498亿元,而国美公布的年报则显示,2005年国美参与上市的259家店的销售总额为179.6亿元,按照这样的数据简单推算后会发现,占国美门店总数61%的上市门店仅产生了36%的销售额,平均单店销售额0.7亿元。而其余167家门店(即未上市部分)2005年创造的销售额高达318.4亿元,平均单店销售额为1.9亿元。也就是说国美参与上市的门店的效益要远远低于未上市部分。

  再来看看名列第七的物美公司,其2005年年报显示当期503家门店销售收入为39.19亿元,而物美是以659家店铺191亿元的销售总额入选该排行榜的,两个数字差距之大令人诧异。

  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不少报表销售数据与榜单销售数据不符的现象,差异甚至可能达到2倍至4倍之巨。

  点评:

  商业是一个对国家经济具有极强影响力与渗透力的行业。而在今天的中国连锁零售行业,在这样一份具有权威性的行业排名榜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企业与行业的浮躁,看到诚信精神的集体性缺失。中国连锁百强排行榜变成了一个典型的数字游戏的囚徒困境。

  现在的尴尬是,在没有人戳破这件“皇帝的新装”之前,大家都得装下去。

  ■大学排行榜不应钉在商业炒作的耻辱柱上!

  “中国20年评了100多个大学排行榜!”排行榜众多,同一高校在不同排行榜中名次大相径庭,排名机构不够权威,参照指标体系混乱,让大学排行榜的公信力遭到越来越多的质疑。但在一片质疑声中,排行榜数量却不断增长,“目的无非是获利”。从高等教育的长远发展来看,大学排行榜不应钉在商业炒作的耻辱柱上!”

  内幕:

  一些参与大学排行榜的工作人员曾向记者透露,一些无可争议的名校不给钱也会上榜,因为要确保排行榜的“权威性”,但对于可上可不上的二流甚至三流学校,就要看谁的赞助更多一些了。

  声音:

  对各类排行榜评选的指导思想和操作过程不了解,因此对其客观性不作评价。

  ———教育部在其官方网站上称。同时,教育部还明确表示不会做任何关于大学的排行榜。

  数字:

  参加高考人数逐年递增,为“大学排行榜”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据统计,今年全国参加高考的总人数已达到了950万。某网站进行的“中国大学排行榜是否会影响您选择大学”的调查显示,46.8%的网友称“会的”,还有36.4%的网友称会参考一些数据。

  点评:

  老百姓要弄明白,大学上得值不值?政府要算清楚,拨给大学的钱值不值?一个科学的大学排行榜以其简明、直观的特点给了人们一个先后之分,因此真正好的大学排行榜有利于促进高等教育发展。

  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谢安邦教授认为,大学排行榜很难做到绝对的公平,但它首先必须公开透明,这样才能方便消费者或高教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和利用排行榜。此外,大学排行榜作为专业性很强的研究领域,应该提高专业化水平,增加技术含量,保障排名做到科学有效、客观真实。

  专家认为,目前政府管理部门对排行榜的支持不够,教育部门只进行单项评价,不提倡综合评价,其实整体评价很有必要。

  ■与民众感觉天差地远的CPI数据

  据《瞭望新闻周刊》9月13日报道,央行最近调查显示,城镇居民对物价上涨的反应继续走高,其中“物价过高”判断所占比例升至24.4%。然而,根据统计部门的数据,上半年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仅上涨1.3%,比去年同期减少1个百分点。

  考量:

  这一价格上涨幅度与民众的感觉天差地远,虽然统计部门屡次向公众解释个中原委,但他们难以回答两个问题:第一,如何解释每次调查都有大多数人认可物价上涨过快、CPI失真的结论?第二,为什么同样出于政府部门的统计,答案也各不相同,究竟哪个部门可信度更高些?如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研究报告指出,2005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在4%左右,而

商务部的数据是2.5%左右,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则是2005年1-8月,价格总水平累计上涨2.1%。

  点评:

  依照这样“版本各有千秋”、不尊重现实经济生活变迁的数据,政府完全可能作出南辕北辙的继续加重民众生活负担的决策。事实上,服务行业的价格屡屡上涨已成为明确的危险预兆。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