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谨慎自信地看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高中国投票权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9月25日 09:08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9月25日电据中国经济周刊报道,9月18日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184个成员以投票表决方式通过了增加中国等四国投票权的决议。根据该决议,中国在IMF的投票权由2.98%提高至3.72%,排名由第八位升至第六位。

  这是顺理成章的结果,但却因为美国一反常态的“友善”,使舆论颇有一些“阴谋”、“利诱”之类的揣度。当此中国大幅迈向全球市场之际,在重大国际问题上保持必要的
警觉和审慎自然有其价值,但要处理好“度”的问题。

  平心而论,美国政府支持中国在IMF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自然有着这样那样的“小九九”,这是很正常的事情,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关系,最主要的、最根本的就是利益关系,各种矛盾、问题无不是因利益关系而引起和导致的。为此,在要求他人尊重本国利益的同时,也应相应尊重对方的利益及相关考量。按照去年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谢林的理论,“主动约束自己随意性和自主性反而会增强自我主动性”。

  更何况,美国一强超霸是当今世界秩序的实情,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综合国力与国际影响虽日益见长,但与前者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这种力量上的不平衡,反映在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中,很容易导致出并不对等的结果。

  按照IMF的规定,重大事项需由85%以上投票权来决定,而美国的投票权超过17%,调整后仍在16.8%左右,这就意味美国对任何重大事项拥有一票否决权。即使是在只需半数通过的“非重要决策”问题上,由于全部发达国家直接或间接控制的投票权重超过60%,发展中国家欲取得有利于己的结果,首先就要使得这些“大佬”不至作梗。也就是说,如果过分执拗于“美国别有用心”等逆反心理,反而不利于自身获取更多更好的机遇。

  另一方面,经过多年发展,中国有理由更加自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即使仅从一己私利出发,也应该逐渐适应中国的发展。我们以贸易部门为例来看这一问题:2005年,中国进口额超过6600亿美元,占到全球进口总值的6.1%,对世界进口增长的贡献率为7.9%,仅次于美国位列第二。按照预测,到2010年,中国年进口额还将进一步突破万亿美元。如此巨大的利益攸关,足以帮助中国从容应对外部争端。

  回到中国增资IMF一事上来,诚然,美国方面不断宣称,IMF会员在享受回报的同时也要担负相应的责任。美国财长保尔森甚至建议,IMF在改变内部结构、增加部分国家表决权的同时,也应当逐步将自己的工作中心转移到“

汇率监管”之上,将此作为IMF的第一要务。这里且不论IMF制度框架会否支持美国人的一厢情愿,仅从以往美国数次叫嚷“制裁”中国却又每每不了了之的闹剧来看,其所谓“善意”也好,“恶意”也罢,最终不过是在做做姿态,极度务实的美国岂能不懂“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道理。

  所以说,中国无需太过注重美国的意思,从根本上来说,增加中国投票权重,只是IMF顺应全球经济格局变动而作出的自我调整和完善。从这里面,既能看到中国地位的提升,也能看到此类微调的局限。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国的事情,包括国际地位的提升,包括内部政策的调整,归根结底还是要靠自己去权衡、把握和推动。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