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腊后春前》的感应和信念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9月25日 08:49 中国经济时报

  ■伍立杨

  张林岚老先生回忆录《腊后春前》(上海百家出版社),出版已有一些时间了。反复拜读,观其精神超越与情感转折的心路历程,每每生发无尽喟叹和怀想。

  他叙述的方法,平稳而浩荡,信息相当的密集,像一条集聚文化生命的链条,蕴涵
着大时代接踵而来的事件,成为有关后人的潜在线索。相对它的厚重的分量而言,全书可谓高速慢镜的显示,拉开巨幅长卷。

  全书煌煌十六章,在笔者看来,可分三大部分,也即社会的三大拐点。其一,浙江浦江的青少年时代,近代以降的社会动荡无序,仅从其童年生活的细节里头也可看出,天下必不安稳,必有大事发生;其二,从军从业后的辗转迁徙、陪都重庆时代,流落、教书、办报的经历,发生在庞大而孱弱的大国抗战时期,斑斑可见人命危浅的情状跃然纸上;其三,社会结构彻底改变后的二十世纪下半叶,知识分子在现实中的矮化、钝化、弱化的心路,另一部分人的左化、僵化、奴化的过程。实则还可更直截分为两个部分,即两个历史转捩时期,一是中年以前的漫长的战乱时期,一是社会变异的运动时期。

  林岚先生幼少时代,所处社会,为低效涣散的组织结构,内患外忧合击之下,社会各阶层都在寻求出路或突破,然而盲动和歧路窥伺着,等待着,无数的人遂为偶然性所左右了,陷入人生的乖戾和悖论……

  他的记述,真实为其血肉,厚道为其底色,而感悟为其氛围。新闻界数十年从业经历构成,置身现当代史各阶段的风口浪尖,世事板荡,朔风劲峭,那一代人的坎坷蹭蹬,仿佛从天而降的历史玩笑,令他们身不由己,弥漫着风雪满头的滋味。张公以见证人的身份,参与者的心路历程,提供很多线索,记述许多重要事件,主动方面的,是青年时期的改变国族命运理想,很快就挣扎在自我命运不能决定的时代的旋涡里面,异变为集体的被动,群体的悲剧,个体的无奈……

  在这一头绪繁多、丰饶多维的叙述链条上,无不有痛切深刻的反思,像及时的空降伞兵,随时与地面相配合,从而表现所承受的生活容量与历史厚度,沉甸甸得令人踯躅不已。

  1938年秋,他和一班少年同学,步行长途跋涉,经浙、赣、鄂、豫、陇,抵达西安,参加了战时干部训练团,拟寻机奔赴延安,求自由进步,因当政阻挠未能如愿。1945年初他因了一个机缘,乃由自贡赴重庆供职,此后在新民报(新民晚报)一干就是六十余年。“山河风景原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历史的吊诡、偶然性的捉弄,遂令人生在大起大落大悲大喜中不由自主地沉浮。

  老先生书中一系列耳熟能详的人物,他们的命运,报人的身份,在现代史上的独特而尴尬的地位,委实也是几代中国人的缩影,观之甚觉牵及己身,那些文字,仿佛一把将人揪住,动弹不得,密植的是唏嘘不已,喟叹不已。张老的记述,则使我们看到他们的作品的样貌,更看到他们的生存的态势,衣食住行、喜怒哀乐,家世背景,社会交往,编辑观念的冲撞……一种作为背景的珍贵的原始记录。还有当时各大名报的应世风格及形成原因,而新民报的创办初衷和编辑方针,日常的运作方式,则极具启发参考价值。至于人物性格,处处点染野史式的趣味描述,却保有第一手当场记录的真实性。陈铭德、邓悸惺、张恨水、赵超构、张友鸾、张慧剑、张大千、罗承烈、郑拾风……石西民、叶以群、罗隆基、浦熙修、彭子冈等等,他们的连环出现,神情仪态,斑斑可感,仿佛就在目前,就在昨天。其中,大千先生的作品我读得如痴如醉,近年曾向出版社力荐重版;恨水先生呢,我写他的论文刊在《光明日报》,为先生后人推重,全文引入传记;郑拾风先生则是我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参加工作时所办副刊的赐稿者,有幸亲炙过他多篇手稿。今读张先生的切近描述,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在一种大时代的背景之下,从作者的全书的叙述可以揣摩出——社会史,风云变幻;文化史,迭遭损毁;新闻事业发展史,导入盲区;知识青年一再被动,人生航道一再紧缩的可惊轨迹。张老不特是记录者,更是思考者。他的貌似平静的记录文字之下,埋藏着愿景一如既往的深深的忧患,和他郁勃激越的灵魂。

  林岚老先生以“一张”为笔名,自1945年起,长期在《新民报》(重庆和上海的日报和晚报)工作,历任编辑、记者、文艺部主任、编委。1982年《新民晚报》复刊后,任编委、副总编辑。作品结集《月下小品》、《月下霜天》、《月下三叹》、《飞入寻常百姓家——新民晚报史》、《赵超构传》等多部。现居上海,为中国新闻界硕果仅存的前辈。

  他的书中,举凡办报理念,一代

文化人谋生的艰辛苦楚,时代回旋与冲撞,与旧中国新闻检查持续的抗争,现代史上诸多政经、文化人物史事发生的渊源、情状、流向……其丰厚内涵,可以分解成无数的专题、事件来解析、来论述,从而为历史、为时代做佐证、旁证、补证、疏证……远非笔者一则小文可尽其纷纭精彩。正如老先生书中的感慨——

  “许多新闻在我们笔下奔流过去,成为历史……历史虽然总是在弯弯曲曲、跌跌撞撞中发展,但总是不断进步的……”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