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圈地”更要“耕地”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9月25日 03:04 中华工商时报

  日前北京奥组委相关人员透露,以往中国企业赞助中国奥委会的经验表明,相当多的赞助企业都没有很好地使用赞助权,在以巨额资金赢得赞助资格后,许多企业忽视或无力进行后续投入和营销开发,导致“到手的鸭子飞走了”。

  这无疑给激战正酣的“选手们”提了个醒儿———体育营销中的“圈地”固然重要,但只有精耕细作,才能获取收成。

  2006年世界杯吉祥物生产者的倒闭即是一个鲜活的例子。由于缺乏战略思维、营销手法单一、投机色彩浓重、缺乏创新精神,着装不严谨,没穿裤子的“小狮子”格列奥导致拥有500名员工、年收入达到1.55亿欧元的N ICI公司走上了绝路。

  体育营销的确有着改变品牌的力量,但同时也是一门“烧钱”的艺术。体育营销过程中必然会有大量的相关传播活动同时进行,而这一切都是需要至少10倍于体育赞助费的巨额资金进行支持的。仅在2006年

世界杯期间,央视全天赛事套播广告的报价最高均价达到惊人的83.8万元/秒。

  所以,体育营销并不仅仅是“花钱买名”,而是一种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特殊传播工具,从策划到执行,都要有足够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支撑。如果投资回报率不能得到保证,企业搞体育营销就可能“引火烧身”,在烧钱的豪赌中折戟沉沙。

  据统计,在赞助

亚特兰大奥运会的200多个企业中,大约只有25%的企业得到了回报,有些企业只得到了一些短期效益,更多的企业是血本无归。

  最近,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对正在全国80城市进行的“蒙牛《城市之间》”全民健身展示活动给予高度评价,这就与其营销中“耕地”方式的创新有关。没有明星、没有广告,而立足“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的主题,用体育赋予了品牌新活力和内涵。

  实际上,奥运营销、非奥运营销,不过是专家学者做的一个划分,其实两者间没有什么难以跨越的鸿沟。还是那句话,奥运只是个招牌,真正考验的还是企业的营销能力。

  (25F2)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