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田成平:完善社会保障促进社会和谐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9月23日 12:03 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钓鱼台国宾馆9月23日讯9月23日上午9:30,“中国社会保障论坛首届年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开幕。本届年会的主题为“和谐社会与社会保障”。以下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田成平在首届中国社会保障论坛上的致辞。

  九月的北京,秋高气爽,景色宜人。今天,中外朋友汇聚一堂,共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大计。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和各主办单位
,对前来参加首届中国社会保障论坛的中外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和真诚的谢意!借此机会,我向各位简要介绍一下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进展情况和面临的主要任务。

  一、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进展和成效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保障工作。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即建立了与当时生产力水平和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80年代以来,适应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不断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在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通过不断加强制度建设,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形成。中国将社会保障体系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在制度建设上进行了一系列探索,明确了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相继在建立和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工伤保险制度和生育保险制度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目前,在城镇,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正在积极探索,新型合作

医疗改革试点正在加快推进。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基金支撑能力逐步增强。2005年底,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的覆盖人数分别达到17487万人、13783万人、10648万人、8478万人和5408万人。2005年,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6968亿元,支出5401亿元,累计积累6066亿元。近几年,社会保险覆盖人数每年递增6%左右,基金收入每年递增20%左右。同时,还积累了2000多亿元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

  (二)通过实行“两个确保”和“三条社会保障线”,基本解决了体制转轨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在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劳动力市场不完善的情况下,为妥善解决国有企业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中面临的突出困难,中国政府作出了实行“两个确保”、建立“三条社会保障线”的重大决策,通过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建立相互衔接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并与下岗职工再就业相结合,较好地解决了数以千万计国有企业富余人员分流安置这一难题。1998年至2005年,有2400多万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享受了基本生活保障待遇,1900多万人实现了再就业。参保离退休人员从2700万人增加到4300万人,基本养老金发放额从1512亿元增加到4040亿元。“两个确保”和“三条社会保障线”的实施,有力地保障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和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维护了社会稳定,有力地促进了国企改革和结构调整的顺利进行,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通过开展试点,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累了宝贵经验。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一直遵循先行试点、逐步推开的方式,在探索中稳步推进。按照建立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目标和原则,2001年开始在辽宁省进行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2004年扩大到吉林和黑龙江两省,在做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和推动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等方面,进行了试点探索。通过试点,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制度,实现了部分积累的筹资模式;改革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初步建立了参保缴费的激励约束机制。实现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向失业保险并轨,基本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促进了国有企业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强化政府的社会保障责任,推进了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转变。保障困难职工的基本生活,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所有这些,都为在全国建立社会保障的长效机制积累了有益的经验,也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做出了贡献。今年,将把做实个人账户的试点扩大到天津、山西、上海等8个省市。

  (四)通过加强管理服务,促进了社会保障制度的稳健运行。从传统的“企业保险”到独立于企业之外的社会保险,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重大转变。通过实行社会化发放,从制度上保障了广大离退休人员按时足额领取基本养老金。通过普遍建立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机构,依托社区对企业退休人员提供管理服务,减轻了企业的社会事务负担。通过加强医疗保险医疗服务管理,保障了参保人员的基本医疗需求,遏制了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通过完善失业保险管理,加强对失业人员的服务,保障了失业人员基本生活,促进了再就业。通过完善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和工伤保险待遇支付的管理服务,有效地保障了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通过完善监管制度,加强基金的管理和监督,维护了基金的安全。通过完善社保经办管理制度,加强能力建设,提高了服务效率。通过实施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建设,促进了管理服务水平的提升,使参保人员享受到更方便快捷的服务。

  二、社会保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保障基本需求。“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和基本医疗需求,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和前提。社会保障通常被称为社会的“安全网”,其核心功能就是保障人民群众在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时的基本收入和基本医疗不受影响,无收入、低收入以及遭受各种意外灾害的人民群众有生活来源,保障他们的基本生存权,从而减少贫困,消除后顾之忧。

  (二)促进社会公平。作为再分配范畴的社会保障,具有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通过社会保障提供公共服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机会不均等,使社会成员能够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通过发挥收入分配“调节器”的作用,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分散风险,实现国民收入的公平分配,缩小贫富差距,体现社会公正。

  (三)拉动经济发展。社会保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够调节社会总需求,平抑经济波动,发挥经济运行“减震器”的作用。尤其是通过逐步提高社会保障待遇和低收入人员的收入水平,对于改善人们的消费预期和消费结构,刺激消费需求,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社会保障基金的长期积累和投资运营,有助于壮大资本市场,支持国家经济建设。

  (四)维护社会稳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必要条件。通过强化社会保障的作用,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缩小贫富差距,化解社会矛盾,使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促进社会和谐。

  (五)增进国民福祉。伴随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不仅承担着“救贫”和“防贫”、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活和基本医疗的责任,同时还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保障项目和公共服务,从而使人们能够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不断提高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质量。

  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任务

  当前,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公共财政体系建设不断加快,全民社会保障意识不断增强,为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还将长期面对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就业方式多样化的挑战,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任务十分艰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社会保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站在新起点,瞄准新目标,把解决当前突出问题与建立长效机制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一)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实践证明,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符合中国实际的,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完善。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在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方面,重点是进一步扩大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试点范围,在全国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并做好基金的管理和投资运营,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高峰做好制度和资金准备,实现现收现付向部分积累的制度模式转换;积极稳妥地做好养老金计发办法改革工作,逐步提高统筹层次,建立正常的养老金调整机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企业年金,推进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在完善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方面,重点是在继续巩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同时,针对城镇居民缺乏基本医疗保障的突出问题,逐步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制度。在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方面,重点是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将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积极推进农民工参加大病医疗保险,探索农民工养老保险,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并在有条件的地方,逐步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二)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大数法则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之一。只有广泛覆盖,才能体现公平;只有广泛覆盖,才能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因此,必须把“让更多的人享有社会保障”作为推进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优先目标,使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享有社会保障。当前,主要是根据所有制结构调整和就业形式变化的需要,以混合所有制、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为重点,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

  (三)加强基金征缴和管理。进一步加强基金征缴管理,严格执行社会保险登记和缴费申报制度,建立激励机制,强化社会保险稽核和劳动保障执法监察,加强基金征缴,做到应收尽收。进一步明确政府的社会保障责任,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特别是加大地方财政对社会保障的资金投入,逐步提高财政支出中用于社会保障的比重。建立健全社会保险基金预决算制度,强化预算约束,形成稳定的资金来源渠道。继续发挥劳动保障部门行政监督,财政、审计等专门监督,群众、舆论等社会监督的作用,共同维护基金安全,提高保障能力。随着逐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积累越来越多,需要制定相应的投资运营办法,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

  (四)提高社会保障管理服务水平。社会保障事业的不断发展,对管理服务工作的期望和要求愈来愈高,迫切需要加强社会保障机构的能力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服务理念,就要把为参保单位和个人提供优质服务作为社会保障工作的着力点,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要从制定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服务标准和规范服务设施建设入手,加强基础管理,整合服务资源,规范业务流程,推进经办管理服务的规范化、信息化、专业化建设。继续推进社会化管理服务,不断拓展工作内容,启动开展新的服务项目。适应人口老龄化和家庭小型化的趋势,大力发展老年服务业,加快公共老年服务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兴建退休人员公寓,搞好老年护理,提供专业化规范化的服务,不断提高退休人员的生活质量。加快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工程建设步伐,提高社会保险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水平,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五)积极推进社会保障法制建设。社会保险是法定保险,必须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为保证。因此,加快立法步伐已成为当务之急,应抓紧制定《社会保险法》、《基本养老保险条例》和《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为完善制度和依法管理社会保障工作提供有力的法律依据。同时,加强社会保障宣传,严格监察执法,提高各级政府依法行政水平,提高用人单位依法参保缴费的自觉性,提高劳动者依法

维权的意识。

  女士们,先生们,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希望社会各界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社会保障工作,积极建言献策。我相信,通过实际工作部门与理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集思广益,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开拓进取,我们一定能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方面大有作为,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