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查询:

医改明确方能治病救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2日 02:04 中华工商时报

  梁文君 如果不出意外,医改大方案今年底或明年初即可出台。目前,医改小组比较青睐政府承担公共卫生及全民基本医疗的“英国模式”。

  据了解,在英国的基本医疗体系中,社区医生对每户人家的健康状况了如指掌,加上由政府组织的各种体检,随时可以把许多疾病消灭于萌芽当中。如此,尽管许多大型公立医院的服务不能尽如人意,但真正去大医院看大病的人却减少了许多。因此,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看,不仅照顾了公平,也“极大提高了效率”。

  医改是个棘手的大问题,否则也不会出现一个双组长的医改班子。从去年7月份首次爆出中国医改基本不成功的新闻之后,中国医改就一直在接受着来自各方面的煎熬,是否是过度市场化造成了医改的失败?“宿迁模式”和“菏泽模式”为何饱受质疑?

卫生部门关于医改的新方向为何摇摆不定?

  其实,尽管有很多涉及医改是市场失灵还是政府监管失灵的争论,但医改新方案必须解决两个主要问题,即如何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现实和解决

医疗体制如何深化改革的问题。

  真正对人民负责任,就一定要深化改革。医改新方案的确立为一直处于观望中的公立

医院廓清了方向。此前,菏泽模式直指公立医院的产权改革,县级公立医院处于改和不改的两难选择之间徘徊。实际上问题主要集中在公立医院产权改革如何推进,而且要不要进行得彻底?不改产权的改革是不是真正的改革?引入民营医院能否破除医疗市场垄断坚冰以及公立医院争相搞创收的企业化运作模式是否将被喊停?公立医院的经营模式要否转变?

  现在的声音非常明确,那就是政府主导医改方向和节奏,并确保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既然现有医疗资源分配不公和医疗服务完全均等化行不通,那就要求我们必须构建覆盖全民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但若要实现这样的效果,也必需由发改委、卫生部、财政部等多个部门协调联动。

  医改不成功并非市场失灵所致,关键在于将来如何调整。诚然,我们在公共事业方面的改革确需反思,但更关键的是经过一年多的会诊并开出新处方后,我们的医改要积极调整,该转舵的要明确化,那样才会达到被救治的效果,否则,我们医疗卫生行业的症状将不但不被有效遏制,反而更加趋于恶化。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