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积极履行质监职能 服务海峡西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9月21日 07:12 中国质量新闻网

  积极履行质监职能 服务海峡西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党组书记、局长 黄序和

  福建省委、省政府《关于扎实推进海峡西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定》下发后,省质监局以充分履行职能为重点,从5个方面强化措施,积极服务海峡西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设。

  一、以农业标准化为抓手,为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发挥积极作用。结合福建省农业发展实际,制(修)订一批覆盖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水产养殖业等各生产领域,涉及福建省主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生产技术等地方标准和检验检测方法,力争每年制(修)订省级农业地方标准60项以上,逐步建立、健全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包括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农业标准体系。建立一批具有现代农业特色、覆盖主要产业的标准化示范区,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建立50个国家级、100个省市级农业标准示范区,形成比较完备的农业标准化示范网络。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示范作用的农业标准化龙头企业。指导、帮助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创省级名牌农产品企业和主要农产品出口企业建立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实现农业生产的标准化管理,推动农业产业的升级。

  二、以实施农业名牌战略为平台,为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水平发挥积极作用。深化名牌农产品创建工作,大力扶持福建农产品创建“中国名牌”,培育、扶持一批具有发展前景的省级名牌农产品,并引导企业充分发挥名牌效应,实现名牌农产品的系列化,推动名牌农产品产业链的延伸,提升名牌农产品的经济价值。大力推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制定、实施培育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滚动计划,在“十一五”期间,力争每年有10项产品列入地理标志保护。同时做好已列入地理标志保护的“武夷岩茶”等5项产品的品牌开发和利用工作,提升其品牌价值和产品附加值。加快建立和完善农产品与食品质量卫生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根据《福建省食品质量卫生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发展规划》,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对现有检测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建立包括农业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初级农产品、加工食品在内的食品链监测网络,抓好涉及人身健康和安全的检验检测项目建设,为从源头保障食品质量安全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三、以技术服务为支撑,为扩大福建农产品出口发挥积极作用。建立和完善技术性贸易壁垒应对和防范体系,利用质监系统标准情报网络优势,收集国外有关农产品技术法规、标准及贸易政策、认证制度的最新动态,为政府相关部门及企业提供信息服务;建立包括信息收集与反馈、调查、分析、研究与咨询等系统在内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应对和防范体系,及时、准确通报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动态变化,分析对我省产业发展和产品出口的影响,提出应对与防范建议,为企业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提供有效服务。积极推动农产品生产企业开展ISO9000和ISO14000系列标准及HACCP质量认证,鼓励企业采用“绿色环境标准”,引导企业生产符合进口国质量、安全、卫生标准要求的农产品。

  四、以打假治劣为手段,为农民创造良好的生产、消费环境发挥积极作用。深入开展农资专项整治,加强对化肥、农用薄膜、农机和农机配件等农资产品的监管,铲除制假、售假窝点,严厉查处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行为;发挥技术优势,突出免费检测、咨询服务、受理投诉、执法打假“四个下乡”,深入开展“质量检测进乡村、服务农民到田头”等活动,及时公布监督抽查不合格的农资产品及企业名单,引导农民消费。开展食品生产加工小企业、小作坊整治,按照“既要管住又要便民”的原则,加大监管力度,严厉查处滥用添加剂、使用病死畜禽及非食品用

化工原料加工食品、使用沥青给畜禽脱毛等违法违规行为,保障农村食品质量安全。围绕民生计量开展执法检查,加强对农村集贸市场在用衡器和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的监督抽查,严厉打击短斤少两的坑农行为;加强对基层卫生院血压计、体温计等医疗卫生计量器具的强制检定,确保农民安全就医;加强对农村电能表、水表等仪器仪表的监督抽查,确保农民明白用电、用水;指导、帮助农业企业配齐、配全、管好
能源
计量器具,促进企业节能降耗,提高经济效益。加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力度,加强对土制设备及液化气瓶的安全监察,防止和减少
安全事故
的发生。

  五、以服务、帮扶为重点,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开展技术帮扶,引导和帮助乡镇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强标准化、计量、质量、认证工作。加大对乡村公共设施建设中使用的建材等产品的监管力度,确保农村基建工程质量。加强对扶贫挂钩点的帮扶工作。落实帮扶项目,促进农民增收;加强科教帮扶,采取联建等方式,解决挂钩帮扶村进城务工农户子女“就学难”问题;实施“三个一”工程,每年拨出专项资金,为挂钩帮扶村培育一名村医、一名农技员,聘请一名民办教师;组织技术培训,培养当地的“科技领头雁”和脱贫致富带头人。

作者:黄序和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