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部委专题--保监会 > 正文
 

中国政府代表团出席200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联合年会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9月20日 09:17 保监会网站

  9月19-2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2006年联合年会在新加坡举行。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作为东道国政府首脑在会上致辞。来自两机构180多个成员国的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有关国际和区域组织和金融机构的负责人出席了这次盛会。会议由本届年会主席圭亚那总统巴拉特·扎德奥主持。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和财政部部长金人庆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出席了大会。周小川行长在会上代表中国政府发言。周小川指出,全球经济继续较快增长,但仍面临一些挑战,特别是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多哈谈判陷入僵局,使全球经济可
持续增长的前景受到威胁。他呼吁各方珍惜全球化创造的良好机遇,反对保护主义,为创建一个公平互利的新型贸易体制和一个各国平等参与、共享成果的全球化环境而努力。周小川对基金组织份额和发言权改革目前取得的进展表示赞赏。他指出,为少数份额严重低估的国家特别增资是一个良好开端,但份额改革只是改善治理的一个方面,希望基金组织加快实施第二阶段的改革,特别是对份额公式和基本投票权问题的研究。他强调,新份额公式应简单、透明,同时应大幅度增加基本投票权,并建立使基本投票权保持在合理水平的机制,应增加非洲选区执行董事办公室的能力建设。他呼吁各方继续保持改革动力、提高效率,争取改革不断取得进展。针对世行提出的良政和反腐败战略议题,周小川强调,治理的改进是各国发展进程的组成部分,世行在推动良政和反腐败过程中,应坚持非政治化和以发展为中心的原则,尊重借款国的自主发展权,并以实际结果来检验战略实施的成效。周小川说,保障全球能源安全、遏制全球气候变化,关系各国的经济命脉和民生大计。国际社会应支持世行提议的清洁能源与发展投资框架,并积极推动以使其取得实质性进展。周小川指出,经过多年的努力,国际社会在发展问题上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状况仍面临许多挑战。他呼吁国际社会,特别是发达国家采取更积极有效的措施,兑现在资金援助、减免债务、市场准入等方面的承诺,并且通过必要的改革,使国际经济体制和规则更加公平合理,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千年发展目标提供更多空间和机遇。周小川还介绍了中国内地以及香港和澳门特区近期的经济发展。他表示,中国将继续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扩大对外开放,实现国民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大会通过理事投票批准了基金组织给中国、韩国、土耳其和墨西哥特别增资和进一步改革基金组织份额和发言权的决议。增资后,中国在基金组织的份额将由第八位上升至第六位。本届大会前,中国政府代表团还参加了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和发展委员会秋季部长级会议。关于中国在基金组织份额情况的说明份额是成员国向基金组织认缴的股本,决定成员国获得基金组织贷款的额度和投票权的大小。成员国份额的大小取决于其经济规模、经济开放度、波动性及外汇储备水平等因素。基金组织每隔五年进行一次份额总检查,以对份额调整的必要性做出判断。份额调整方式有两种,一是普遍增资,即在对份额低估所有成员增资;二是特别增资,即只给那些实际份额明显背离该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中的相对地位的少数国家增资。此次特别增资前,我国因恢复在基金组织的合法席位和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分别于1980年和2001年获得两次特别增资,在基金组织的实际份额占基金组织总份额的2.98%,与加拿大并列第8位,居美、日、德、英、法、意、沙特之后。近年来,新兴市场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显著上升,但在基金组织中的份额和发言权却没有得到相应的体现。同时,基金组织协定规定,每个成员国有250票基本投票权,然后按其份额每10万特别提款权增加一票。基金组织自成立至今历经多次增资,但基本投票权从未改变,从而使基本投票权占总投票权的比重从11%降到2%。国际上要求基金组织进行份额调整和改革治理结构的呼声日益高涨。基金组织总裁拉托于2005年提出了“分两步走”的改革方案。即第一步给份额低估最严重的少数国家特别增资;第二步是修改份额计算公式、增加基本投票权、改革总裁遴选程序、改变执董会的结构和规模等。本次年会,各国就基金组织的份额和发言权改革方案达成共识,决定给中国、韩国、土耳其和墨西哥等四个份额低估程度最严重的国家特别增资,增资总规模为基金组织总份额的1.8%。会议还对在两年内推进第二阶段的一揽子改革计划达成一致。此次特别增资后,中国在基金组织的份额将上升至3.72%,列第六位。[][41]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