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新快名人堂:中国经济潜藏危险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9月20日 09:14 金羊网-新快报

  ■田秋生

  数字显示,2006年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10.9%,超过了2004和2005年的同期增长率,高出1978-2005年GDP平均增长率(9.6%)1.3个百分点,创1996年以来最高纪录;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9.8%,仅低于2004年同期增长率(31.0%)1.2个百分点,为1995年以来的同期次高。于是,学界和媒体一致认为中国经济再次出现过热。

  目前这次经济过热的基本特征是“两高一低”,即经济增长率和投资增长率较高,而物价上涨率很低。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却仅分别上涨1.3%和0.8%,不仅大大低于前几次经济过热中任何一次的物价上涨率,也低于被认为适度的3%-5%的物价上涨率。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同方向地决定于最终消费需求,这两个指数上涨率过低意味着消费需求不足。最终消费需求不足情况下投资的过快增长,将导致生产能力过剩。这不仅是因为消费需求的不足,还因为投资扩张的双重效应。在消费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投资增加的供给效应,往往大于其需求效应,因此,投资的扩张必定导致生产能力的过剩。

  实际上,

中国经济生产能力过剩问题已经出现。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透露,2005年底,我国已有钢铁、电解铝、汽车、铁合金、焦炭、电石及铜冶炼、水泥、电力、煤炭和纺织等11个行业出现生产能力过剩或潜在着生产能力过剩。还有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7月底,全国
商品房
空置面积为1.21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4.4%,其中,空置商品住宅661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8%。理论和事实告诉我们,生产能力过剩的直接后果,是经济衰退或
通货紧缩

  此次经济过热的“两高一低”特征和中国经济潜在的通货紧缩危险,要求政府部门必须同时采取“抑制投资,刺激消费”的政策选择。一项(组)好的政策,并不仅仅是能够使经济过热得到抑制的政策,同时还必须是不会造成经济萧条的政策。如果不区别投资和消费,一律采取抑制的政策,那就无助于缓解目前生产能力过剩的状况,从而就无助于减轻通货紧缩的危险。(作者系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教授)

  (金陵/编制)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