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QDII出境投资悠着点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9月20日 08:59 中国经济时报

  ■苏培科

  近期,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再度成为市场各方瞩目的焦点。银行QDII和基金QDII热销的情形,彻底打消了曾经“谈虎色变”的顾虑,于是各大银行和基金管理公司纷纷仿效、申请,都想迅速推出自己的QDII产品,都想在新领域和国际资本市场大胆尝试。但是这些QDII究竟能有多大能耐与国际资本较量?QDII投资者会不
会“肉包子打狗”?

  对于极度缺乏国际投资经验的国内QDII,投资者保持谨慎非常必要,切勿盲目跟风、抢购,应该根据各自的风险承受能力来理性认购,而不是一味鼓励外汇出境投资。由于目前QDII出境运作的各种法律、法规和监管尚不健全,风险控制和约束能力极差,国内QDII资金跨出国门、迈向成熟的市场,与国际炒家进行博弈有着巨大的不可测风险,同时这一风险最终还须由投资者来承担。因此,在认购QDII之前一定要谨慎,而非盲目介入。

  可是,批准QDII境外投资的规模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说明将有更多的人们将被无辜卷入,而盲目投资。截至9月初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招商银行代客境外理财(QDII)项下投资购汇额度10亿美元后,外汇管理局已累计批准的QDII投资额度已经达到了103亿美元,远远超过目前获得批准的74.95亿美元的39家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额度。这让人非常惊讶,QDII只出台一个多月,却有如此之大的规模,这与发展三年多的QFII形成了鲜明对比,这完全表明了国家目前对待资金流入、流出的态度。显然,鼓励以QDII出境等资本输出的战略来引导国内泄洪,以缓解宏观层面的各种压力。虽然此前QFII的门槛也得以降低,但实际上国家并不希望大量外资涌入中国资本市场,也不希望给本已压力巨大的外汇储备、人民币和国际收支等添乱。现在,接近万亿美元大关的中国国家外汇储备,已经超过了日本而跃居为国家外汇储备世界第一,使得国内在外汇管理工作等方面出现了空前压力。单一的美元储备使得中国外汇储备的汇率风险增大,导致大把的美元没有投资出路,于是在各种外在风险的挑战下,迫使国内外汇必须要走出国门、走向国际资本市场进行理财和保值、增值。在我国资本项目尚未完全放开的情形下,QDII作为内地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权益之计便应运而生,从客观方向上是必然之举动,但是在发展策略和发展速度上不能求之过急,避免QDII本身和投资者盲目。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形来看,QDII出现了批量生产和诸多外汇持有者疯狂的追捧,而从某种程度上忽略了诸多国际资本市场的风险。

  对此,笔者建议投资者最好理性点,认购前一定要充分认识风险因素;其次建议设立QDII产品的银行和基金等机构,也最好悠着点,别只顾着盲目圈钱、收取管理费,而应该在发售时给投资者进行充分的风险提示;最后建议管理层尽快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让其规范运作,而非肆意圈钱后任其盲目出境投资试验,QDII的运作者应该恪守投资者和持有人的利益最大化原则进行慎重操作,而非简单地以鼓励出境投资来实现宏观动态平衡,同时要有节奏、有针对性地进行对外投资,而非盲目诱导、误导投资者。

  虽然,目前国内首只QDII基金——华安国际配置基金有雷曼兄弟金融公司对投资本金提供100%的保本,但前提是要在认购期限达到四年以上,其后端认购费率和赎回费率才能为零,否则在四年以内其本金就无法保证其完整性。华安国际配置基金利用这一所谓的保本策略和曾经自己模拟交易所产生的10.55%投资收益率,赢得了国内许多外汇持有者的青睐。但谁也不知道将来实际的收益率究竟如何?当华安国际配置基金真正持有真金白银开始在国际资本市场运作之后,能否继续保持像模拟交易一样的收益率?结果很难预测。到时如果运作的好则没事,但若运作的不好,投资者要想及时赎回,又必须得忍受本金损失的痛苦,否则就要么被长套四年、要么半路忍痛割爱。

  我们知道,虽然目前美国经济基本面尚未发生根本性变化,以及欧洲区经济增长强劲,日本经济持续复苏,但全球经济增长整体趋于下降,在未来几年其平均增长率华安基金自己预测为3.7%,而且大部分商品和投资品种价格均处于相对高位,同时华安国际配置基金主要投资的纽约、伦敦、东京、香港等国际资本市场均被世界各国投资机构所窥视,而且他们对于国际资本市场投资机会的把握远远大于国内的QDII,况且他们的历史收益率最高也就10%左右,就连世界股神巴菲特所管理的基金其平均年收益率也不过才20%左右。如果QDII一味强调自己的高收益率则不现实,另外国内投资者幻想投资QDII暴富和实现巨大收益也不现实。按照华安国际配置基金设定的投资范围为股票、债券、房地产信托凭证、商品基金等四大资产类市场及中国证监会允许投资的其他金融产品,但这几类投资品种都是国际资本市场极为成熟的产品,都是按照国际市场化规则在运行,而且收益率普遍趋于稳定、平均,各类成熟的国际机构都已经给予了充分的定价和价值挖掘,如果对其不进行认真研究而贸然行事,类似于“国储铜”事件的国际悲惨事件就会无法避免。长期习惯了“中国特色”的机构投资者,在设立QDII产品后所面对的是国际巨狼,与他们博弈不但要有相当的本领,而且还要有相当的经验,但目前国内的QDII基本都不具备,而且这些QDII的管理机构长期以来在国内横行霸道、损人利己,极度缺乏信托责任,他们出境投资究竟能否在成熟的国际资本市场上谋得一席之地仍是一个未知数。

  从目前我国对巨额外汇储备所表现出来的担心来看,作为对外投资试点的QDII充满着巨大风险,而非所谓的旱涝保收。如果国内真正有高人和通晓国际规则的机构存在,又何必要等到今天才被动出手?在巨额外汇储备面临各种风险侵蚀和损害的现实面前,显然国内束手无策。那么此次倡导“藏汇于民”的口号和QDII之举也并非旱涝保收的无风险之举。

  其实,现在国家采取限制低效率境外资本流入的措施和QDII泄洪的方式,以减轻外汇储备和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但是效果仍须拭目以待。类似于QDII和QFII等融入国际资本市场的开放机制,应该到来的越早越好,以让国内市场和国内机构早日接受国际市场洗礼,以早日成长起来。但是解决外汇储备巨额压力的根本举措还在于限制低效率的外资涌入和低成本的产品出口,以及对于税收政策等方面“超国民”待遇也应及早取消,同时应该认真反思目前的对外、对内政策,应充分利用国内的闲置资金,不要再继续高成本的吸引外资和低收益的资本输出。

  今年9月14日,财政部等5部门联合出台并实施《调整出口退税和加工贸易税收政策》,引起了不同产业部门的高度关注。特别是对那些长期依靠出口退税维持一定利润水平的煤炭、钢铁和纺织服装行业,出口退税面临大幅降低甚至取消,从而对“两高一资”(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性)行业造成了巨大打击。而对于重大技术装备、生物医药等高科技产品和农产品加工品,却给予了出口支持——重大技术装备出口退税率由13%提高到17%,一些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品的出口退税率由5%提高到13%。这一降一升,明确传递出了政府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和宏观调控的决心,同时也体现出国家对于贸易顺差所形成的巨额外汇储备已经有所警惕。正是由于宏观层面的各种担心,目前国家才鼓励银行、基金等设立QDII产品,想通过国内机构投资者将国内大量的外汇资金带到境外理财,以增加投资渠道和缓解各种宏观压力。

  但是,投资者要格外警惕QDII潜在的风险因素,要充分认识其所面临的汇率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诸多从未面对过的国际风险,而不是仅仅把目光放到QDII所预计的收益率上面。QDII要到纽约、伦敦、东京、香港等国际资本市场上与国际资本去较量,建议其除了应尽快了解和熟悉国际市场外,也应谨慎投资和谨慎试点,切不可一拥而上。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