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乱象丛生 鱼龙混杂 信誉受损 认证行业紧锣密鼓清理门户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9月20日 07:59 中国质量新闻网

  自2006年4月开始,历时半年的全国清理整顿非法认证专项活动一直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目前已接近尾声。

  节能认证、环保认证、绿色产品认证、防伪认证、质量环保认证、国际质量体系认证,这些名词对很多消费者来说并不陌生。到市场上走走就会发现,无论是电子电器还是家居建材,甚至是服装服饰,认证的字样随处可见。就连人们再熟悉不过的企业广告,如今也
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这些广告除了产品宣传的主要内容外,还大多标上了企业通过质量认证的字样。

  作为产品走向市场的“通行证”,各类认证标志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由此也衍生出认证产业的巨大商机。一些未获认证的中小企业为了自身产品销路,夸大宣传,滥用认证误导消费。记者发现,有的木地板企业在宣传册上赫然印有“中国实木地板行业第一家通过英国WCS公司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等字样。据了解,所谓英国WCS公司纯属子虚乌有。

  北京某技术研究所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认证的目的就是为了对企业的生产进行规范。而现实中,形形色色的认证证书究竟有多少含金量令人深思。由于企业一旦获得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就等于拿到了通往国际市场的“通行证”。为此,除了国际认证频繁被李鬼盯上,花钱买证也导致了认证市场的真假难辨。受利益的驱动,企业一给钱,有的咨询机构就帮助企业做假文件,有的咨询、认证一条龙,有的认证机构甚至公然出卖证书,几千元就可以买个“ISO”,各种低标准认证、假认证应运而生,一些未经正式注册的认证机构甚至自称能发“多国证书”。同时,为了达到认证机构的要求,一些企业或研究机构在大学里找一些学生虚拟数据,应付审核。

  除了上述情况外,据了解,当前社会上一些非认证机构进行的表面上看似“认证”的活动,实际上是一些中介机构,特别是一些与政府部门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一些“国字头”行业组织及协会,将其对外开展的评价、评定、评比、论证等活动,冠以“认证”的字样。有的虽然具备了相应的技术条件,却未经批准,擅自从事相关认证事宜。今年闹得沸沸扬扬的牙防组认证事件就是一例。该机构并不具有认证资格,15年来却为诸多口腔保洁产品加上了“认证标志”,一度成为媒体炮轰的焦点,也使许多通过了该机构“认证”的口腔保洁产品蒙受不白之冤。

  中国政法大学的张树义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众多的产品中,由于信息不对称,普通消费者不可能花太大的成本搜寻商品的信息,而认证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直接帮助消费者减少成本,提供更多的客观信息。但由于我国目前的认证机制还不够完善,很多认证机构的认证行为不规范,而一些生产厂家为迎合消费者认可认证产品的心理,为了得到“认证”不择手段,结果导致市场上的违规认证泛滥。

  认证行业的“无证经营”、虚假认证、违规认证扰乱了认证市场正常的秩序,不仅使企业的品牌形象、认证行业的整体信誉受损,也对整个社会的诚信造成极大危害。为此,自今年4月开始,国家认监委开展了清理整顿非法认证专项活动。专项活动结束之后,根据调查结果和群众举报,对非法认证活动做出处理。

  依据《认证认可条例》的规定,我国对认证机构的设立实行行政许可制度。设立认证机构,应当经国家认监委批准,并依法取得符合要求的法人资格后,方可从事批准范围内的认证活动。目前,国家认监委已经批准的认证机构有179家,并在国家认监委官方网站上进行了公告。

  国家认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对目前一些社会组织开展的属于《认证认可条例》调整范围,符合该条例规定的认证基本特征的评价活动,国家认监委将依法进行甄别清理,逐步规范,切实提高认证的有效性、权威性。

作者:王惜纯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