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为分金融期货一杯羹 期货公司积极赶考券商联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9日 17:13 21世纪经济报道

  见习记者于海涛北京报道

  当12家创新类公司参股或者控股甚至全资收购了部分期货公司(见附表)后,更多竞争无望的期货公司将目光转向了规范类甚至是“准规范类”券商。

  一份券商内部的《收购期货公司可行性报告》显示,目前国内期货公司两极分化严重,2005年,排名前50名的期货经纪公司的代理额占全国代理总额的72.54%,另外130多家期货公司的代理成交额只占到了27%。

  以市场份额作为主要指标划分,国内的183家期货公司可以分成三类:优质公司(11家)、中等公司(64家)和“净壳”公司(108家)。

  为分得金融期货一杯羹,这些公司正在各显神通,加速与券商“联姻”。

  控股权之争

  “关键问题是控股权。”上海一家期货公司高层对记者表示,他们希望证券公司通过参股方式一起开展金融期货业务层面的合作,但最开始谈的那家创新类券商却想全资收购,至少也要绝对控股,谈判因此僵持。

  海通证券研究员洪流对这种僵持表示了充分理解。他说,就优质期货公司而言,净资本和市场占有率较高、客户基础较好,因而也想借助金融期货发展的良机做大做强,所以主观上不愿放弃控股权。

  但如果券商,只开展业务层面的合作或以参股方式开展金融期货合作,其本质是证券公司贡献客户资源或投入资本与期货公司共享,且证券公司难以将期货公司报表合并。这对券商的直接贡献度较低,投资利益并不明确,甚至有可能损害到券商的商业利益。

  “马上要做股指期货的仿真交易了,各项准备工作都得跟上,拖下去对谁都没好处。”上述期货公司高层表示,他们已在跟几家中小券商在谈。而谈的内容并非收购,而是做“灰色IB”。

  “如果股指期货推出时我们还没有确定收购方,那么就由这几家券商给我们介绍客户,我们肯定要在第一时间就做(参与股指期货)的。”

  据介绍,期货公司主营收入未来将主要依靠股指期货佣金与保证金利差收入。

  而据上述报告预测,三年内乐观情况下两项业务总收入约为9000万元;中等情况下则约为4000万元;悲观情况下也有约为2900万元。这对于在商品期货时代盈利水平较低的期货商极具诱惑性。

  目前,国内最好的期货公司一年的净利润水平仅1000万,更何况“净壳”公司。

  知情人士透露,排名第一的中期期货正在与几家中小型券商谈判。

  “这可以使那些没有意向或者没有能力收购期货公司的券商也能参与到股指期货,从而尽可能地保留住原有客户资源。”洪流表示。

  “联姻”胶着

  “中等”公司因其没有短期生存压力,具备了较强的谈判筹码与溢价能力。如果放弃控股权,则会在其他方面提出要求。

  “我们当然希望在公司治理结构、专业人才团队稳定与维护,以及双方对金融期货及商品期货的业务定位等多方面尽量多地争取机会。”一家注册资本1亿元的期货公司人士表示。

  而对于大多数“净壳”期货公司,因其净资本和市场占有率低,盈利能力极差,正面临生存考验,就没有资本进行谈判。如能被券商收购,还有望获得新生,原大股东也可顺利退出。

  然而这种希冀正处于胶着状态,问题出在券商方面。因为就政策而言,尚有许多不明确的模糊点,如对券商的会员资格定位仍未明确。

  在2006年5月15日的《金融期货结算会员调研联系函》中,中金所将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列为自营结算会员,而在《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会员管理办法(第三稿)》中,则取消了自营结算会员的概念,对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究竟作为哪类会员没有定论。

  这让规范类券商心里没底,因为创新类券商至少已经能做IB业务,而他们能做哪些业务,直接关系到收购哪种会员资格的期货公司,以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不同会员资格的期货公司的收购成本无疑不一样。

  从披露的数据看,创新类券商,如招商证券收购“净壳”期货公司成本400万元,国泰君安收购中等以上期货公司是溢价450万左右。

  从市场询价看,收购净壳公司51%股权的成本基本在400万元左右,全资则需千万左右。

  期货公司的“求婚”路还充满了未知数。

  创新类证券公司关联期货公司列表

  (图表略,详见报)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