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中国谷物总量供应充足但个别品种进口压力逐年加大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9月19日 16:36 新华网

  新华网哈尔滨9月19日电 (记者孙英威 柴海亮 刘谨)中国粮食部门官员说,今年中国粮食生产仍将保持丰收态势,谷物生产总量与消费量基本平衡,然而,其中的个别重要谷物品种则因工业加工需求旺盛等原因,进口压力将逐渐加大。

  中国国家粮油信息中心主任尚强民在18日于哈尔滨结束的有关全国粮食市场的分析会议上说,中国粮食生产在2004年和2005年恢复很快,今年虽然部分地区遭遇较严重自然灾
害,但粮食产量总体上增产,预计全年产量超过4.9亿吨,连续3年保持增产。

  2004年,中国粮食生产终止连续5年下滑,当年总产量回升至4.69亿吨。2005年,粮食总产又增长3.1%,达4.84亿吨。

  今年以来,中国西部和北方地区遭遇较严重旱情。据中国农业部统计,截至8月底,全国因各种自然灾害损失粮食4000多万吨,已超过前两年的全年损失水平。

  据中国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提供的最新数据,今年中国小麦总产约达1.03亿吨,比上年增产550万吨左右;全年稻谷总产量约为1.8亿吨,与上年基本持平;玉米全年产量预计为1.41亿吨,比上年增产160万吨。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说,在小麦、水稻、玉米3种主要谷物中,小麦仍会有进口,但进口量很小,属品种调剂性质,而玉米的出口则会下降。今年4月以来,中国玉米月出口量已降至10万吨以下。

  中国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分析认为,在2006-2007粮食年度,中国小麦市场将出现供大于求;稻米产量与消费量大体相当;玉米仍有约300万吨出口,但出口量为近10年来最低。

  尚强民说:“由于国内玉米消费能力快速增长,中国正处在由玉米出口国向玉米进口国的转变中。工业需求的快速增长正在缩短转变完成所需要的时间。”

  虽然中国是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玉米生产国,产量占世界总产的20%以上,但近一年多来,中国国内玉米消费能力的快速增长已成为支撑国内玉米价格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中国饲料玉米消费量一直稳定在8500万吨以上,但玉米深加工行业却迅猛发展。

  中国玉米网总经理冯立臣说,2000年中国深加工玉米总量为1380万吨,而到2005年已上升至近2500万吨。

  今年春季以来,东北玉米主产区的玉米收购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近20%。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在2006-2007粮食年度,中国玉米消费量将为1.38亿吨,将比上年增长500万吨。

  随着国内玉米加工业规模的继续扩增,中国保证玉米供需平衡的压力也会逐渐加大。尚强民说:“虽然中国玉米产量将在需求的刺激下继续增长,但也应该制订合理的玉米生产政策和消费政策加以调控。”

  粮食部门官员们说,虽然中国粮食生产基本走出低谷,但粮食供求关系的结构性矛盾会依然突出,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将会长期存在。(完)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