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针对我国珍珠出口质低价低问题专家建议应尽快建立珍珠产业准入机制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9月14日 03:07 中国质量新闻网

  根据海关总署最新出炉的数据,今年1~7月,广东口岸珍珠出口大幅下降,总量为42.8吨,降幅达到33.8%。与此同时,珍珠出口平均价格上涨56.9%,达到185美元/千克。

  从统计数据上看,广东口岸珍珠出口的主要目的地是我国香港地区和美国。1~7月,出口到香港地区的珍珠总量为26.1吨,下降48.1%。出口到美国的珍珠量也减少了11%。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出口总量下降明显,但是国有企业生产的珍珠出口却出现了57.1%的增长,达到21吨,约占出口总量的一半。但是,其平均价格仅为65美元/千克,比同期平均价格低63.2%。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虽然出口量均有大幅下降,但价格却比同期平均价格分别高出15.8%和125%。

  我国是世界珍珠最大的生产国和输出国,产品占到全世界总产量的95%。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珍珠养殖加工业一直存在着量大价低的问题。2005年,我国珍珠产量达到1500吨,但产值仅占世界总产值的8%。更严重的是,我国珍珠产业正在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珍珠加工企业为了降低价格,不断压低珍珠收购价,而珠农则采取减少养殖时间、降低养殖成本的办法来应对,我国珍珠养殖加工业日益陷入质低价低的困境。尽管今年珍珠出口价格有所提高,但是比起日本等国的出口价格来说,依然偏低。

  专家建议,国家应尽快建立珍珠产业准入机制,控制产能的盲目扩张,切实加强珍珠出口企业管理。同时,政府必须花大力气进行珍珠质量控制管理,一方面加强科技投入,指导珠农科学养殖,另一方面可以效仿大溪地进行出口产品分级检验制度,并发放质量保证证书,提高珍珠的附加值。

  专家指出,提升我国珍珠加工水平、培育一批珍珠品牌迫在眉睫。我国珍珠加工业长年存在设计能力、加工能力和品牌意识差的问题,导致了我国珍珠“论斤卖”的现状。

作者:彭 燮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